中印關係的起與跌
2014年9月1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印兩大國之間的友好氣氛,原來並不是必然。1962年的中印戰爭後,兩國關係僵持了二十多年,直至前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於80年代訪華後才得以紓緩。此外,印度於1998年曾作核武試驗。就在此前3天,當時的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Georges Fernandes)公開宣稱"印度的頭號威脅不是巴基斯坦,而是中國"。
隨著時間過去,中國已漸漸演變為印度的最大貿易合作夥伴,雙方十分著力於建立經濟關係。印度經濟近十年出現了嚴重貿易逆差,急需外國投資與其基建。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已表明要將鐵路現代化,並寄望中國能夠投資其中,幫助印度興建高速火車。
中國擁有全球最多外匯儲備。除了投資在鐵路,中國還有足夠資金投資於兩個分別位於古吉拉特邦(Gujarat)和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工業園,印度的出口量及就業機會因此有望增加。與此同時,印度也不忘跟日本打交道。莫迪早前訪日,成功獲得日本近幾十億的投資;日本亦答允向印度輸出其鐵路技術。
莫迪要討好日本?
莫迪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會面才不過是幾星期前的事,與習近平訪印日期相近。不少人也猜測,這些外交安排背後到底有什麼含意。難道莫迪認為日本更加重要?難道他認為向與中國"有過節"的日本示好,就可以共同迫使中國讓步?
新德里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杜塔(Sujit Dutta)並不認為印度正在對中國打"日本牌"。她向德國之聲解釋,莫迪的顧問知道與日本的保持關係是何其的重要。而且,日本在科技方面更是出類拔萃,所以印度無論如何也想要和日本加強在技術方面的合作。她又認為日本與中國在印度市場有平等機會,"德國、韓國亦然"。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的趙干城也認為,"印日共同抗衡中國"的說法是無稽之談。他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指,"安倍內閣同中國的關係惡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這一背景下,安倍當然希望拉攏和利用印度形成對中國的制約。但安倍這種企圖很難達到。因為印度有其自己的利益,它不會為安倍的利益同中國做對,印度會根據本身的需要制定對華政策。"
印度並非"來者不拒"
而印度的目標就是經濟發展,與中國同樣。莫迪在古吉拉特擔任邦長時已跟中國示好,曾多次訪華。"中國公司也曾經投資大筆資金於古吉拉特邦,幫助了當地的經濟起飛",德國科學及政治基金會(SWP)的東南亞問題專家華格納(Christian Wagner)表示。"中資公司很有興趣在印度投資,而莫迪就是想好好利用這一點。"
不過,莫迪可能面對自己黨派的反對。華格納解釋,中國不止希望投資發展印度鐵路,還希望發展其港口及電訊科技。不少人--包括莫迪所屬的人民黨(BJP)--卻認為這些基建涉及國家安全,因此對外國投資非常有保留。
中印邊界糾紛
印度對部分中國投資敏感,源於中印兩國的邊界紛爭。位於印度西部的克什米爾地區(Kaschmir)由印度、巴基斯坦及中國三個國家分治,其中中國名為阿克賽欽(Aksin Chin)的部分跟瑞士面積相若。印度視整個克什米爾地區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與其餘兩國有糾紛。中國則稱在印度東部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大部分地區有主權,該區面積比阿克賽欽大一倍。
邊界糾紛近年越演越烈,持續影響雙邊關係,其中阿克賽欽的糾紛更是嚴重。2013年10月,中印兩國簽署了邊防合作協議,令中印關係得以保持穩定。華格納指出,在經濟合作的層面上,邊界問題不會浮面,但這問題可以被人利用作為煽風點火的籌碼。
達成共識時機未到
趙干城指出,這個問題說到底是要雙方都要讓步,但現在看來讓步的條件不成熟。"但我想,兩國還是找到了控制這個問題的辦法,沒有讓它釀成危機。現在兩國在邊界問題上的主要目標是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盡量把摩擦和矛盾事件放在可控的範圍內。我覺得,中印在這方面建立了比較成熟的機制,幾十年來,中印邊境地區基本維護了和平與穩定的狀況,發生的摩擦有,但不是非常嚴重,沒有演化成危機。雖然中印兩國一時難以找到解決邊界的最終方案,但我認為,邊境問題在中印關係上的影響力趨於下降,而不是上升。"
印度政策選擇中心的專家古魯斯瓦米(Mohan Guruswamy)卻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印沒有什麼"邊界紛爭"。他認為, "紛爭"一詞需要配合一個特定的處境,但目前兩國的邊界問題受到控制,因此此詞並不適用。只是,兩國在邊界問題上的確還沒有解決方案。中印關係會向好還是壞,還得看民族情緒是否會佔上風以及經濟互動的成果是否能淡化邊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