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安北京會,中日關係走向解凍?
2014年11月1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一(11月10日)在北京舉行會見時均強調緩和兩國間關係的重要性。此次會晤是在本年度APEC領導人北京非正式會議召開首天舉行的。
電視畫面顯示,安倍晉三首相在會晤地點人民大會堂等待習近平出現。通常情況下,中國領導人會按外交禮儀等候客人。畫面上,兩人握手時,習近平未帶笑容。
中日兩國分別是全球第二大及第三大經濟體,因島嶼糾紛、地區競爭和日本當年侵華戰爭形成的歷史負擔,兩國關係難以融洽,這兩年來尤其緊張,成為影響地區和平發展的一大因素,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擔心爭議有可能失控。
APEC北京峰會召開前期,日本方面曾多次表示,希望利用此次機會,實現兩國領導人之間的會晤,但中方一直未予正式回應,遂引起外界各種猜測,主調是「習安會」可能泡湯。不過,上周,兩國高層外交官達成共識,做出努力,增進雙邊關係,發出較為緩和的聲調。據此,人們普遍猜測,北京「習安會」有望。
第一步?
中國外交部稱,習近平在會晤時表示,中日關係穩定符合雙方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願望。
安倍在30分鐘的會晤後向新聞界表示,與習近平主席的會晤是朝向改善雙邊關係、恢復在共同戰略利益基礎上的互惠關係走出的第一步。中國的和平發展也意味著日本的機遇。
專家指出,中日雙方均認為,兩國外交深凍局面嚴重影響兩國間活躍的經貿關係,並有可能導致把美國也捲入其中的意外軍事衝突。今年前9個月,日本在華直接投資數量銳減40%。
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問題專家屈爾蒂斯(Gerry Curtis)指出,習近平在與安倍會面時的嚴肅表情首先是考慮到國內民眾,中國人民對日本侵華戰爭犯下的罪行記憶猶新,因此,習近平必須考慮此次會面給國民造成的印象,絕不可有似乎是朋友間晤談的表情,否則將事與願違。不過,屈爾蒂斯教授同時指出,儘管有這樣的肢體語言,習安得以會晤本身是兩國修復關係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和積極的發展」。當然,在長期的競爭對手之間重建互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國外交部通報說,習近平在會晤時明確表示,「歷史問題事關13多億中國人民感情」,希望日本政府「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採取審慎的軍事安全政策」。
建立避免海上危機「熱線」
對日本侵華戰爭又慘痛記憶的中國希望安倍承諾不再像去年12月那樣拜訪供奉戰爭亡靈的「靖國神社」。作出這樣的承諾,對安倍而言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日方領導人上周五表示,兩國高層外交官上周五達成的共識不涵蓋拜訪靖國神社這樣的專項事務。日本副官房長官加藤勝信(Katsunubo Kato)稱,安倍和習近平在會晤中未直接涉及島嶼主權爭議或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首相在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兩國領導人同意著手建立包括「熱線」在內的海上軍事危機機制,以預防雙方巡邏艦、機在進入東中國海有爭議島嶼附近海空域時發生衝突。相關島嶼(日本稱為「尖閣諸島」,中方稱「釣魚島」)處於日本行政管理之下,但北京聲稱對之擁有主權。
安倍晉三首相以前曾表示,日本在尖閣諸島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主管外交事務的中國國務委員、前外長楊潔篪上周再度要求日方正確對待及處理歷史和島嶼爭議等敏感問題。
凝煉/李魚(據德新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