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总理梅洛尼將訪華:既要又要的平衡之旅
2024年7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義大利媒體報導稱,上任以來以講話直率和行事有手段著稱的總理梅洛尼預計七月底將率領政商代表團訪華,成為中共三中全會後首位訪華的西方大國領導人。
這位上台不久就高調取消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意向書,接著又派遣海軍軍艦前往印太地區參與明顯針對中國的維護"自由航行權"行動的義大利總理,此次訪華據稱是"希望改善雙邊關係,促進商貿往來",讓不少人感到費解。
義大利商業與製造業部長打前站
據義大利新聞網Agenzia Nova 7月2日報導稱,義大利商業與製造業部長烏爾索(Adolfo Urso)4日飛抵北京開始為期兩天正式訪問,這是自2023年12月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協議之後義大利政府部長首次訪問中國。
新聞稿稱,此次訪問目的是"促進意中關係的平衡,為兩國開拓工業合作的新路徑奠定基礎"。一位負責商貿製造的部長在歐洲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始徵收臨時關稅的敏感時刻訪華,除了為總理梅洛尼訪華打前站之外,被普遍認為將重點與中方討論雙方關注的"綠色技術"和"電動汽車領域"的工業合作關係。
據透露,在兩天訪問時間裡,烏爾索將與中國工業和訊息化部部長金壯龍會面,並與重要的工業參與者舉行多次會議,包括中國城市工業集團總裁顧一峰;奇瑞汽車公司總裁尹同月;明陽總裁張傳偉;濰柴總裁譚旭光和江淮公司的負責人。
據介紹,在諸多義大利新政府要員中,烏爾索對中國非常瞭解。他自2001年起就多次訪問中國,致力於推動意中商貿往來。本屆政府上任以來,他已與北京市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殷力進行過"成功雙邊會晤",並多次會見中國駐義大利大使賈啟德。近月來,這位部長還在羅馬接待了數十家中國公司,包括奇瑞、東風汽車、慈工。在此前的政府職務中,烏爾索曾多次與義大利公司一起訪問中國,並多次與北京政府代表會面,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他經常訪問義大利並出席許多國際峰會。
義大利的既要又要
義大利著名漢學家、前任駐華使館文化參贊郗仕((Francesco Sisci))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分析認為,改善兩國關係,加強商貿往來,並找到一個新的平衡,無疑是這次梅洛尼總理訪華的主要目的。
郗什說,義大利與歐洲盟國德國和法國類似,儘管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貿易赤字和智慧財產權等問題上對中國有很多不滿,但還都繼續希望能在雙邊關係中找到一個既要也要的平衡點--一方面希望北京能理解義大利作為北約成員國和歐盟成員國在烏克蘭戰爭以及台海和平問題上必須擁有的基本立場和應盡義務,另外一方面也會在退出一帶一路之後爭取改善雙邊貿易環境,力爭吸引中國投資和增進貿易,減少貿易赤字,特別是促進和保障義大利葡萄酒和農副產品的出口等事宜。
他舉例說,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接待習近平訪問時也有類似做法--一方面請出對華態度強硬的馮德萊恩作陪,在公眾和輿論界擺出一副姿態,但是實際談判的主要內容還是商貿關係問題。
據分析,敲定中國東風等汽車企業是否能投資義大利,收購當地老汽車品牌,以便最終促成中國電動車開始在義大利生產製造可能是這次訪問中雙方可能希望達成的一個協議項目。另外,義大利也希望能在葡萄酒和農產品出口中國關稅等問題上與中方達成一些妥協。
主要分歧與期待
梅洛尼總理此次訪華可能遇到的敏感話題不少:諸如向中國解釋義大利為何必須退出一帶一路,如何解釋作為北約和歐盟成員國應盡的巡航義務,試圖說服北京不要繼續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以及試圖說服北京繼續推進雙邊商貿關係。
中國問題專家郗仕表示,作為兩個歷史悠久國家的領導人,義大利和中國的政客基於各自文化的沉澱與底蘊,一般處事都有留有餘地的特徵。他說,義大利人感性上對中國有好感,但是理性上,作為北約和歐盟成員國,看著近年來的一系列國際事件--特別是烏克蘭戰爭,使得義大利難以旁若無睹、置身事外。
郗仕分析認為,北京或許覺得在烏克蘭戰爭中支持俄羅斯增加了與美國對抗的籌碼,但其實此舉也直接傷害到歐洲的直接利益,成為中歐關係惡化的一大主要原因,從而迫使原本還希望盡量在美國與中國之間中立的歐盟國家被迫選邊站隊。他說,這個問題不解決,中歐關係中長期是"雙輸",而梅洛尼此行肯定會把義大利和歐盟的想法向北京再次坦直詮釋。
郗仕補充說,其實透過習近平在他今年5月的歐洲之行中應該可以感覺到,儘管法國、德國等歐盟大國還在美國與中國對抗中持有一定的觀望態度,但是由於烏克蘭戰爭等原則問題因素的影響,歐盟正逐漸向美國立場靠攏是不爭的事實。
當問到美國和歐盟關稅制裁中國電池和電動車的敏感時刻,義大利吸引中國投資設廠的案例時,郗仕認為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惡魔藏在細節裡"。義大利去年對華貿易逆差約400億歐元。對於義大利這個年GDP超過2兆欧元的中型經濟體來說,這些錢說多也多,說不多也不多。中方最後會在哪些細節上讓步,將最終決定義大利与中國在這方面合作的成敗。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