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上準備跟中國平起平坐」
2011年1月20日德國之聲:辜教授,這次胡錦濤訪問美國。美國強調這次跟2006年3月胡錦濤訪美有區別,那次是正式訪問,這次是國事訪問,您認為美國為什麼強調是國事訪問呢?
辜學武:我覺得歐巴馬總統上台後,經過兩年的試探,最後決定,在同中國打交道的方式方面作出一個新的轉變。我覺得如此高規格地接待胡錦濤,表明他們已經從心理上接受中國的崛起,同時,心理上準備跟中國平起平坐,跟中國共同來討論中美之間的分歧,共同規劃未來十年到二十年裡整個世界上的一些大事情。有這樣一些設想在裡面。這麼高規格的接待,不是像我們華人或者中國人說,是給胡錦濤一個面子,其實更深層的意義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應該接受中國的崛起這個事實了。如果長期內中美關係處理不好的話,可能世界上很多問題都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這個高規格的接待,名義上看是花拳繡腿,實際上有很深層的戰略意義在裡面。
德國之聲:從2006年胡錦濤訪問美國到今天,您認為中美之間的格局或者說力量對比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辜學武:說力量對比,實際上是實力對比,到目前的討論都比較泛泛而談。對我們搞政治學研究的人來講,實力分三個組成部分,一個是硬實力,一個軟實力,還有一個是結構實力。硬實力,中美之間比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你看看中國佔世界GDP的比重,中國佔整個世界自由貿易的比重,中國產能的增加,中國軍力的增長,基本上說明中國的實力在向美國接近,雖然在很多方面都有落後的地方。談硬實力,實際上是指軍事和經濟實力。軟實力,中美之間,我覺得差距還是相當的大。所謂軟實力,我們一般指在文化、傳統價值觀念上對其它國家的吸引力。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以一黨專制,實行國家資本主義這個發展模式,對於很多處在貧窮、飢餓中,尋求發展道路的拉丁美洲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來說,中國軟實力的吸引力是增加了。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軟實力至少奪走了很多以西方價值為取向的國家的眼球。從這外角度看,中美之間軟實力的較量也有一些變化。但是中國的發展模式對西方國家人民,尤其是美國人民的吸引力力度,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侷限性。從這個角度上講,中美之間軟實力的變化,恰恰是有利於美國。我覺得美國對中國人的吸引力相對中國對美國人的吸引力,還是要大多了。美國對中國的擔憂在崛起,而中國對美國的欣賞力在提高。從結構實力講,所謂結構實力就是不動刀不動槍,通過世界結構中的經濟,安全體系來看,這個實力對比基本上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從全球生產面的結構看,基本上還是美國佔上風。它在尖端產品的設計,最終整個價值鏈的創造方面,中國只是一個世界工廠。全球金融結構方面,主導貨幣還是掌握在美國人的手上。中國雖然有3兆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是美元對外的價值還是掌握在美聯準的手上。雖然中國在世界銀行,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有增加,但這不能從根本上動搖以美元為主導的金融結構。
德國之聲:德國許多媒體說現在世界上已經有了兩個超級大國,即美國和中國。您是否同意這種說法?如果可以這麼說,那麼美中兩超跟當年的美蘇兩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辜學武:首先這是一個偽命題。兩個超級大國的命題不太成立。在硬實力對比方面確實是發生了變化,但是要是跟當初美蘇關係相比的話,當時美蘇都是具有全球投放能力的這種超級大國,從軍事和硬實力方面看。中國現在基本上沒有當年蘇聯全球投放的這樣一個實力。第二個不同點是,當時的蘇聯是一個在整個西方體系外的一個活動體。一個是搞社會主義的、以蘇聯為首的東歐國家為主的集團,另一個是以美國為首,西歐國家為主的集團,雙方之間是平行的。中國跟美國之間的關係,假定德國媒體說的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命題成立,那麼我們看到,中國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中國已經融入了美國戰後建立起來的體系。這個體系不是空談的。它是由機構形式組成的。聯合國這是政治體系,經濟體系,以世界銀行為主導的整個世界金融結構,包括發展中國家貨幣基金體系,還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有其它一些功能性的組織,中國毫無例外地都融入進來了。這跟當時的蘇聯是完全不一樣的,除了聯合國機構以外。所以我覺得,現在這個中美之間的關係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所以這兩個國家沒有哪個有能力來承擔一場戰爭,或者展開武力的較量。這個時代我覺得已經過去了。
德國之聲:2009年歐巴馬总統訪問中國後,美國對中國的政策變得強硬。在今天這個新形勢下面,就像您剛才說的平起平坐,您認為美國對中國會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呢?是更硬還是更軟呢?
辜學武:其實美國未來對中國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取決於雙方互動的模式。是良性還是惡性的。2009年歐巴馬访問中國,由於他當時可能期待太高,或者對中國對自己核心利益的訴求程度估計不足,所以互動產生了很大的問題。歐巴馬对中國比較失望,中國對歐巴馬不理解了。這就是過去一段時間裡為什麼發生那麼多的相互埋怨,最後導致不信任的原因。所以說,今後歐巴馬对中國會採取什麼政策,其實取決於中國給予什麼樣的回應。其實別的都免談,主要是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其它都是美國的花拳繡腿,包括北韓問題,人權問題,這都是隔靴搔癢的問題。因為歐巴馬现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國內的經濟問題,失業問題,為了重新崛起,他需要跟中國搞好關係。但中國如果對他還是採取非常強硬的回應,比如說,人民幣升值速度不高,不快,可能又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所以說,這個互動過程非常重要。我覺得,胡錦濤這次花這麼大精力到美國去跑一趟,他必須給美國一些回應。不是買200架波音就夠了。中國必須要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步伐。否則還會產生更多的不和諧因素。
德國之聲:媒體認為,歐巴馬这次會重點談中國的人權問題。90年代的時候,每個西方重要國家領導人到中國去,中國可能都會放一、兩個人。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好像變硬了。您覺得歐巴馬能促進中國改善人權問題嗎?
辜學武:關鍵是中國還是以共產黨為主要執政黨的一種威權式的體制。只要這種體制不改變,它總會有人權問題發生。這個體制主要是壓制政治風險人物。中共最關心的是政體的穩定,所以歐巴馬再怎麼對中國施壓,如果像刘曉波這樣的政治精英在中國那樣活躍的話,它不可能讓他們有行動的自由。所以,只要中國的政治體制不變,人權問題永遠是美國政府的一塊心病。但是歐巴馬这次提人權問題,包括BBC直播的新聞發布會表明,人權問題歐巴馬对胡錦濤提到了,但是他對中國本身的人權促進方面,我覺得作用相當有限。但是有些東西他必須做。他是做給輿論和美國人看的。中國其實無論是否有美國的壓力,它應該有自身的利益,去改善人權。中國真的要增加軟實力,得到全世界人的認可的話,可能一千個孔子學院也達不到增加新聞自由,增加司法獨立這樣的步伐,後者才可能讓中國的軟實力提高得更大。
德國之聲:中國現在到處在扔糖衣炮彈。金融時報說中國的銀行給第三世界的援助已經超過世界銀行。李克強訪問歐洲又許諾購買西班牙等國的國債。胡錦濤這次訪問美國也帶來了大訂單。您認為中國採取這樣的政策,戰略目標是什麼,會造成世界上怎麼樣一種情況呢?
辜學武:你這麼分析,好像中國可以選擇做與不做,也就是說,這個資可以不投。其實中國沒有別的選擇了。中國現在的投資行動,實際上就是資本輸出。這是一個反馬克思主義行動。馬克思主義從來沒有預料到,一個發展中國家會大量資本輸出。以前進行資本輸出的一定是老牌的、發展到頂端的資本主義國家。現在反過來了,中國沒有進入世界上最發達國家行列,居然它是最大的資本輸出國。這說明這個國家是全球化的既得利益者。把大量資本納入自己國家後,產生了一種要把資本輸出的壓力。這個壓力反應在它在全世界到處投資。包括李克強到歐洲來,買希臘、裡斯本、西班牙這些國家的國債。你不輸出資本,國內通貨膨脹率就要高。再就是人民幣熱錢本身就在尋求國際化的渠道。可能有你說的戰略意圖。但戰略意圖是一個副產品。要把錢投出去是主要的沖動。但它有附帶的戰略價值。比如說他到歐洲來,在歐洲人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大家都挺高興。但也知道,吃了中國人這塊糖之後也不會好受。中國2010年對發展中國家貸款居然超過世界銀行,也是說明資本過剩。它不僅產品過剩,現在資本也過剩。但從戰略上講,這將會促進全球的經濟發展朝著中國的模式發展,因為中國輸出資本之後還帶來了很多理念,很多文化,都會在多少年之後發生一些效益。這當然是對中國來說一舉兩得的好事。
德國之聲:剛才已經說到了人民幣匯率問題。這些天德國媒體說,人民幣很快會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您怎麼看這個趨勢?
辜學武:世界上對一個貨幣有需求,才會成為主導貨幣。我預測,在5到10年之內,世界上會形成一個美元、歐元和人民幣三足鼎立的貨幣形勢。人民幣現在國際化的進程非常快。這些年中國採取各種手段來推進人民幣傳播的速度和廣度。通過與將近10個國家央行的貨幣交換,開放中國20個省市跟世界各地區直接進行人民幣交易,通過其它各種銀行間的貸款,這說明中國央行已經在引導世界上對人民幣的需求。我覺得這個需求現在已經相當大了。關於人民幣在未來某個時候成為世界上的主導貨幣這個預測完全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不徹底開放對人民幣項目下的控制的話,人民幣還不能成為象美元那樣堅挺的貨幣。但短期內開放不了,因為目前一下子放開的話,熱錢馬上流出中國,這對中國經濟傷害會非常大。所以可以預測的是,中國可能在未來三年內逐步地,以更快的速度對人民幣升值。讓錢慢慢地流出去。同時也給了美國人一個禮物:你的政治訴求,我們現在在給你實現著。金融體系的變化是未來中美關係的樞紐,也會給中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德國之聲:人民幣的現狀有點違背一般的理念,因為要成為儲備貨幣,按理說應該是能自由兌換的貨幣。現在人民幣不是。人民幣全球化的前景是否會反過影響人民幣哪天能自由兌換呢?
辜學武:應該不會。因為人民幣目前主要是作為清算貨幣,結算貨幣使用。老百姓的貨幣使用與兌換對人民幣的前景來說不是那麼重要。作為清算貨幣,就是世界上進行物物交換的時候用人民幣來結算,就是非常大的飛躍。再進一步,如果貸款利息的交割全部用人民幣來做的話也是非常大的飛躍。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才會去存儲人民幣。中國央行這方面的步伐非常快。中俄之間的石油生意現在完全用盧布或者人民幣來做了,沒有美元和歐元,中國跟周邊國家的交易,用人民幣和美元都可以。現在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企業跟中國做生意也是用人民幣來支付了。因為用人民幣支付沒有匯率風險,對很多歐洲企業來說很有吸引力。我們可能往往低估了人民幣自由化的趨勢。現在人民幣既是中國的一個優勢,也是一個負擔。由於人民幣,中國幾乎跟所有國家,包括巴西都產生了磨擦。人民幣問題不解決,會給中國在全球的貿易利益帶來損害。
德國之聲:那麼您認為人民幣還存在自由兌換的前景嗎?
辜學武:應該存在。我覺得主要是一個速度問題。從中國本身的經濟利益來講,其實現在自由兌換是最好的時機。但是它不能一下子放開,因為投機商對人民幣抱著升值預期的人太多了。所以如果你現在就實現自由兌換的話,馬上實現的利潤,他馬上就撤出。這是中國可能一下子受不了的。我覺得5到10年之內,人民幣會成為一個自由兌換的貨幣。
採訪:平心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