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稱:年薪七萬五美元的人最幸福
2010年9月8日美國普林斯頓心理學和社會學家與民調機構蓋洛普合作,在2008和2009年對45萬美國人進行了有關對生活滿意程度的調查。主持這項調查的是該大學健康與幸福中心經濟學家安格斯‧迪廷(Angus Deatin)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調查結果令學者得出以下結論:高收入可以提升幸福感,但並非沒有止境。接受調查的人要回答一些泛泛的問題,如"你對目前生活滿意麼?""你的心情怎麼樣?""你的家庭狀況如何?""你對自己的收入滿意麼?"以及"昨天你微笑了麼?""你上一次感到悲傷是什麼時候?"等具體的問題。
並非錢越多越幸福
調查學者在梳理問卷調查結果時,將幸福感的程度分為由1到10幾個等級,6.67這個等級屬於幸福感的臨界值。結果學者們發現,幸福感的確與收入有關。而且年收入為75000美元的人幸福感最足。在75000美元年收入以內的人,幸福感會隨著收入增加和提高。然而超越了75000美元年收入的人,幸福感增加並不明顯,甚至低於站在75000美元年收入門檻上的人。換句話說,年收入在10萬、20萬美元以上,或是百萬、億萬富翁的人,只是生活水準和品質上的提高,而並不意味著幸福感也會正比增加。
主持這份調查的美國學者總結說,心情好壞還不等於對生活滿意與否。或者說,心情好不等於幸福感強。有一份好心情並不用鼓囊囊的錢包作前提,而幸福感與經濟水準關係則緊密一些,當然身體狀況、婚姻狀況等也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調查:京滬深浙的中產"不夠幸福"
英國《金融時報》8月28日刊登了尼克暠鹿Nick Powdthavee)和卡爾曂鶘?Carl Wilkinson)撰寫的長篇文章"幸福生活的秘訣"。文中根據幸福研究領域的多項調查結果以及真人經歷等,試圖尋找開啟幸福大門的鑰匙,並給出了7條秘訣:許多東西用錢買不來;好朋友比法拉利更有價值;中彩票也不能立即帶來幸福感;失業是件讓人煩心的事,但如果好多同事也被解僱,承受起來會容易一些;身邊的胖子朋友比身材苗條的朋友讓你感覺更幸福;離婚也能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幸福感有傳染性:你幸福則我幸福。
今年初,中國首個《中產家庭幸福白皮書》正式出爐。中宏保險和《理財周報》進行歷時2個月的調查,覆蓋中國10個省35個城市,共有十萬人參與活動。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半數人對家庭生活狀況滿意。有近70%的受訪者認為經濟收入對家庭幸福有著相當比重的影響。而經濟最為發達的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幸福指數最低,成為中產家庭心中"不夠幸福"的城市。
關於幸福感的話題,美國猶太教教士沙赫特爾(Hyman Judah Schachtel)曾說過一句充滿哲理的話:"幸福不是得到你想要的,而是珍惜你所擁有的。"
作者:謝菲
責編: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