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商務部長訪華在即 中國將放低姿態?

2023年8月26日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受中方邀請,於周日開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有評論認為,目前面臨經濟停滯的中國可能會請求雷蒙多幫忙度過難關。這兩個昔日貿易的夥伴能否借此機會改善關係?

https://p.dw.com/p/4Vbcz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此次中國行肩負「雙重角色」(資料照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此次中國行肩負「雙重角色」(資料照片)圖片來源: Kris Craig/Providence Journal/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美關係仍持續緊張之際,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將於8月27日抵達中國展開訪問之旅,預計停留至8月30日,期間與中國政府高級官員和美國商界領袖會面。

中國商務部稱雷蒙多此次訪華是受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邀請成行。雷蒙多上一次與王文濤會面是在今年5月,雙方在華盛頓就貿易問題進行了討論。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本周二(8月22日)在新聞簡報會表示,雷蒙多此行將傳遞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鉤的訊息,但在維持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的同時,美國也將維護自身國家安全,並呼籲中國發布經濟數據保持透明度。

中國商務部則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我們注意到近期雙邊貿易投資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這與美方實施的一系列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措施密切相關,中方將繼續向美方提出有關經貿關切。」

肩負「雙重角色」

美國媒體Politico一則8月18日的報導曾稱,當雷蒙多出訪中國時,中方可能會請求其協助應對陷入困境的中國經濟,要美方放鬆長期的貿易限制。 Politico報導指出,作為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此行肩負著「雙重角色」:一是促進美國商品的出口,包括對中國的出口。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也負責管理出口管制,例如為了阻止北京獲取先進技術的出口禁令。

香港媒體《南華早報》周六刊出的社論則認為,雷蒙多訪華對於美中關係有利無弊。文章提到,雷蒙多和美國財長耶倫一樣,被認為對中國相對更加友好。 《南華早報》指出,儘管這樣的短暫訪問是否能帶來實質性成果仍有待觀察,但美中雙方能借此機會加強聯繫和信任仍是好事一件。

美國財長葉倫今年7月訪華期間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
美國財長葉倫今年7月訪華期間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POOL/AFP/Getty Images

半導體產業成兵家必爭之地

在前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開始向中國商品實施一系列關稅徵收政策後,他的繼任者拜登和一些美國盟友也以安全為由,在近幾年開始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的半導體和製造設備。而自今年8月起,中國也開始限制鎵、鍺等對半導體生產相當關鍵的稀有金屬出口,以反制西方。

美中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曾經是彼此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但華盛頓現在更多地與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進行貿易,而北京則更傾向與東南亞進行貿易。

晶片是如何成為了「數字時代的石油」?

昔日夥伴如今分別主導東西半球

分析師認為,這是東西半球出現的貿易區域化新趨勢--兩個半球各由一個超級大國主導,而此趨勢可能對全球增長構成風險。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中國政治研究員托馬斯(Neil Thomas)對路透社說:「貿易模式的變化表明,中國和美國對彼此施加的經濟限制正開始分流貿易。他指出,這「很可能會加劇國際貿易的區域化,從而引發通貨膨脹,並阻礙其他陷入困境國家的經濟增長」。

影響美中貿易的其他因素

美國利率上升抑制了需求,包括對中國產品的需求,而中國經濟在國內消費疲軟、房地產困境、債務高企和工業產能過剩的影響下正步履蹣跚。

此外,各國之間「抱團」簽署的區域合作協議,也開始為國際貿易築起高牆。例如,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於2020年簽署《美墨加協定》後,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日本、韓國、澳洲和新西蘭也在同一年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中國還申請加入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之一,即《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儘管美國已在川普政府時期於2017年退出了前身協定,但想要通過申請入會,中國需要得到包括美國的盟國在內的所有成員國批准。

劍橋大學中國發展學教授赫斯特(William Hurst)對路透社說,華盛頓「輕而易舉就能讓加拿大和墨西哥傾向不支持中國的申請」。他強調:「這兩個國家都更看重在北美框架下與美國的貿易,而非與中國的貿易」。

(路透社、南華早報、Politico等)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