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史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
2015年10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多年來,她一直屬於熱門候選人。現在,這位白俄羅斯女作家終於被授予了這個全球最重要的文學獎。一個政治決定?還是諾獎委員會藉以褒獎運用新創作手法的作家的一個純文學決定?
抓住過去
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是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的第14位女性。她的作品被譯成40多種文字。
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出生於烏克蘭;在長年居留海外後,從2010年起,她又回到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生活。新聞專業畢業後,阿列克謝耶維奇成了一名記者。她先為一家文學雜誌工作。在報告和散文中,她形成了完全屬於自己的一種文學風格:她作採訪,然後以文學手法將採訪記錄昇華為感情充溢的日常生活絢爛畫面。
她被公認為是記錄蘇聯解體的一位偉大的編年史作家、一名勇敢的啟蒙者。她以自己的寫作手法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文獻性的"口述小說"。
她描寫前蘇聯歷史的作品奠基於對見證者的眾多採訪。沒有人像她那樣細心地記錄下了蘇聯的崩潰。
2014年在接受德國之聲的一次採訪中,阿列克謝耶維奇曾這樣解釋:"事關人的聲音和細節。我試圖從這些交談中抓住時代的靈魂。有這樣,我才能提供有關過去的完整畫面"。
口述實錄體小說
這一手法她首次運用在出版於1983年的作品《戰爭沒有女人臉》中。她在該作品裡以二戰中蘇聯女兵的命運為主題,用數百個採訪摧毀了關於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英雄神話。
1997年,作品《車諾比。未來編年史》問世,使她獲得國際聲譽。此書是當事人的一幅心理學意義上的肖像,將那場災難的令人心驚膽寒的巨大規模呈現在世人眼前。
屬於她最著名作品的有《鋅皮男孩》。這是一部有關蘇聯在阿富汗戰爭的紀實性小說,1989年以俄語出版(德文版1992年)。由於這一由對士兵、他們的母親、女性和寡婦們的採訪構成的拼貼畫式作品,她曾多次被迫在明斯克對簿公堂。
德國書業協會曾將2013年和平獎授予她的小說《二手貨時代:在社會主義廢墟上的生活》。在該作中,前蘇聯成員國的人們講述了他們在這個國家聯盟分崩離析後追求自由希望的落空。為寫作本書,2011年,阿列克謝耶維奇結束了在巴黎、柏林和其它國家共16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故鄉,蒐集素材。在接受德國之聲的那次採訪中,她表示,"要寫那樣的書,像我這樣的人一定要到現場才行"。
獎給一名勇敢的女作家
盧卡申科政權對這位67歲女作家的態度沒有改變。她的書在白俄羅斯依然遭禁。2014年以德語出版的作品《最後的證人》第四版也同那些在其家鄉所允許出版的東西格格不入。多年裡,她採訪了時代的見證人,記錄下他們在孩提時代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歷的回憶,並從1985年起(德語1989年)出版了一再經過修改和擴充的版本。
諾貝爾獎評委會這樣陳述了做出這一決定的理由:"她復調式的寫作為我們時代的苦難與勇氣豎起了一座豐碑"。當評委達尼烏斯(Sara Danius)今天電話通知了她這一消息時,她起初只說了一個字"好極"。以後,在接受採訪時她強調說,能加入像帕斯捷爾納克(Boris Pasternak)這樣的偉大作家的行列,對她是一份怎樣的榮譽!
她曾在德國之聲的那次採訪中說過,"自由要求很多工作"。現在,這一獎項使她有可能繼續其工作,從而不僅是為其祖國重新獲得一些失去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