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約翰內斯堡全球峰會尚無大建樹

2002年9月1日

會程過半,約翰內斯堡峰會顯然還沒有取得實質的成果。自明天起將有各國首腦陸續抵會,他們能為峰會帶來什麼樣的突破,世人拭目以待。

https://p.dw.com/p/2bUz
由於過度捕撈,海洋裡的75%魚類生長活動區都受到了魚群瀕臨滅絕的威脅圖片來源: AP

除了限制過度海洋捕撈和限制使用有害化學物質兩項協議,這一次的可持續性發展世界峰會還沒有在重要領域內(發展援助、貧困、大氣層保護、水資源危機和可再生能源等)取得突破性的實質進展。即使是這兩項協議,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也批評它們是「摻了水分」,例如「限制過度海洋捕撈」協議的目標是到2015年將急劇下降的海洋魚類存量恢復到不再瀕臨絕種的水準,但是在美國的壓力下,這一協議加上了「在可能的前提下」這樣一個含糊的條件。

此次峰會「賽程」過半,191個國家的代表已經坐在一起進行了五天的談判,取得的成果卻只能說是差強人意,用德國環境部長特裡汀的話來說就是「馬馬虎虎」。

歐盟代表團拿出了一份14點建議書,主張峰會重點討論克服貧困、可再生能源、水資源和減少政府補貼等最重要的議題。如果各國派來的政府代表團無法取得實質進展,那接下來就要看陸續到會的各國的部長們和政府首腦們的努力了。

歐盟的14點建議並不一定受到所有各國代表團的首肯和歡迎。特裡汀說:「我們提議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致力於商討最根本的問題,集中精力處理最主要的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問題。這一點似乎已經為大多數代表團所接受。」顯然,特裡汀說這番話時,腦子裡肯定想的是一些國家如美國和日本一如既往地拒絕簽署具有約束力的能源協議。

很多非政府組織對進行到目前為止的全球峰會感到失望。丹麥代表團中的非政府組織代表尼爾森認真跟蹤關注了很多場談判,他說:「我坐在會議廳裡,感覺很是奇怪。這裡的座上客都是各國負有重大使命和責任的人,但他們只是在玩弄辭藻,而問題的本質卻被掩蓋了,大家都在玩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