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立陶宛得罪北京 德企左右為難

2021年12月23日

中國同立陶宛的外交衝突愈演愈烈,德國企業也受到衝擊。德國波羅的海商會致函立陶宛政府,聲稱北京和維爾紐斯之間的緊張關係,令立陶宛境內的德國企業也紛紛陷入困難。

https://p.dw.com/p/44lI7
Continental AG | Konzernzentrale in Hannover
圖片來源: Julian Stratenschulte/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立陶宛媒體援引這封信的內容報導稱,一些企業已經無法獲得中國生產的配件,而立陶宛製造的產品也無法銷售給中國境內的跨國公司。

德國波羅的海商會寫給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和經濟部長阿蒙奈特( Ausrine Armonaite)的信中稱,當前的局面已經使企業的基本運作受到干擾。德國波羅的海商會呼籲有關各方盡快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使中國立陶宛的經濟往來恢復正常。

過去幾個月當中,中國同立陶宛的關係急轉直下。立陶宛允許台灣以自身島名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後,中國指責立陶宛政府違背了"一個中國原則",宣佈將雙方關係降至代辦級,並召回了駐維爾紐斯大使。立陶宛方面表示,中方除了外交降級之外,還以經濟手段對立陶宛施壓。經濟協會稱,中國一度將立陶宛從海關數據系統中除名,導致立陶宛產品無法辦理清關手續。

在立陶宛投資建廠的德國大企業包括西門子、巴斯夫、博世以及汽車配件供貨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活躍在此間的德國中小企業則更是數不勝數。上周五,路透社報導稱,中國方面已敦促大陸集團不得繼續使用來自立陶宛的配件。在立陶宛考納斯設有電子配件工廠的大陸集團以中立兩國當前緊張關係為由,拒絕向路透社發表評論。其他在立陶宛設廠的德國企業也都不願接受媒體採訪,一家企業的發言人說,很多企業在中國和立陶宛都有分廠,因此雙方政府都"得罪不起"。

Litauen Taiwan Botschaft Eröffnung
2021年11月18日,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正式成立。圖片來源: Taiw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via AP/picture alliance

今年夏季,立陶宛剛剛發布了非常積極的經濟數據。儘管受到疫情衝擊,立陶宛國民生產總值還是實現了1%的增長。2020年德國同立陶宛的貿易總額為56億歐元。此外,德國還是立陶宛最大的投資國。去年一年,德國每季度對立陶宛投資都超過了50億歐元。德國波羅的海商會主席施羅德(Florian Schröder)對《法蘭克福匯報》表示,正是由於德國同立陶宛之間存在著熱絡的經貿關係,因此中國同立陶宛的外交糾紛也會對德國經濟造成衝擊。

此前曾有專家指出,由於立陶宛對華貿易只佔立陶宛出口總額的1.1%, 因此中方的經濟施壓手段並不會對立陶宛構成威脅。施羅德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他表示,雙邊的緊張關係已經波及到了許多個領域,因為雙邊的間接經濟往來的規模非常之大。

施羅德表示,現在的關鍵是歐洲人一定要保持團結。"貿易政策是歐盟的管轄范疇,因此歐盟必須就當前的局勢做出回應。"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