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知識侵權仍是歐中專利合作最大障礙

2005年11月25日

本周四到周五(11月25-26日),歐洲與中日韓三國的專利局代表在維也納舉行會議,就專利訊息的交流與合作展開討論。

https://p.dw.com/p/7WFp
早在去年歐盟中國峰會期間,歐盟就向提出過保護智慧財產權問題圖片來源: AP

歐中合作已有多年

歐洲專利局與中國專利部門的合作已經有二十年的歷史。這一歐洲與亞洲國家專利部門共同參與的論壇已是第四次舉行。目前中國已擁有較完善的專利法,但執法方面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實,侵權假冒仍然十分猖獗。

專利是現代工業領域技術轉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專利的訊息交流給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提供了瞭解本行業最新技術發展的機會。全世界每年申報專利的數量多達八十萬項,而其中亞洲就佔了50%以上。歐洲與亞洲國家專利部門的合作始於八十年代,歐洲與中國專利及智慧財產權保護部門的合作曾對推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大問題仍是知識侵權

專利以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在中國受到侵犯的現象仍相當普遍,產品遭仿冒是外國工業企業在中國銷售經營遇到最大問題之一。不過有關本次會議的前期報導並沒有提及這一話題。全德工業聯合會亞太處負責人施特拉克指出,會議上,專家肯定會討論到這個問題。不過專利局是負責專利保護的立法,而不是監督執行的機構。中國的專利局在立法方面的工作已經相當完善,中國有很好的專利法。問題出在執法上,有法不依,地方司法部門執法不夠獨立,與西方的標準還有差距。

而外國企業只能依賴當地政府的措施。不少德國企業雖然很希望在中國開展業務,卻由於擔心自己產品被抄襲仿冒而猶豫不前,如果事關向中國的子公司轉移關鍵技術,這一擔憂情緒就更為強烈。還有個別已經立足中國市場的德國企業,因為發現自己的產品技術被仿冒造成經濟損失而撤離中國。仿冒已成為外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經營的最大障礙之一。

德方有信心

全德工業聯合會亞太處負責人施特拉克表示,德國方面希望中國政府能履行承諾,加強執法力度。德方對此有信心,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意識到仿冒的危害,也希望自己的技術和產品有效地受到法律保護,而不被國內同行的競爭者所抄襲。

說起仿冒,我們都會想到中國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上假冒的國際名牌。但在工業聯合會的專業人士看來,仿冒的消費品固然會給生產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但危害更大的是工業技術被剽竊。因此他們關注的重點是機械,電子元件等高附加值的技術產品,比如從德國引進配件在中國組裝的機械。施特拉克還指出,現在的一個趨勢是,中國企業生產的仿造品已經銷售到了第三國。比如仿造德國產品,在中國生產,再返銷到歐洲。這個問題,德方希望能在專利保護的基礎上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同時鼓勵企業採取一切可能的法律手段,打擊侵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