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真正熱愛中國的人更多在香港大街上"

2014年10月7日

瑞士《新蘇黎世》報和奧地利《新聞報》繼續關注香港示威活動併發表評論,對香港抗議浪潮爆發的原因和中國領導人的心態進行剖析。

https://p.dw.com/p/1DRhS
Proteste in Hongkong 05.10.2014
圖片來源: Reuters/Carlos Barri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蘇黎世大學任教並在瑞士阿勞民主中心(ZDA)擔任研究工作的洛倫茨‧朗根爾(Lorenz Langer)本周二在《新蘇黎世》報上發表署名文章。作者寫道,"迄今為止,(香港)現行制度只是進行了無關痛癢的修改。比如議席數量增加,但人民直選代表和功能組別代表之間的人數對比卻沒有發生變化(這樣就可以保證民主力量不會在議會取得多數,即便他們像上次一樣贏得直選。)此外,儘管選舉委員會擴大到1200人,但選舉特首的程序也只有很小的變化。配合天衣無縫的北京和香港政府一再推遲重要的改革。"

文章認為,北京今夏公佈的有關2017年香港人只能從選舉委員會提名的兩至三名候選人中選出特首的規定激起了目前的這場危機。作者試問道:"難道北京故意找個藉口,想以此馴服不順從的特區人民嗎?更可能的原因卻是,共產黨根本不理解香港人民所關切的事,就像對民主和法制國家結構及其程序缺乏理解一樣。在大陸,黨下了命令就一錘定音。但在香港,人們卻正確地指出,北京的指示從基本法的法律角度上不能讓人信服,儘管它一再稱以基本法為依據,其實卻完全出於政治原因。"

Proteste in Hongkong 04.10.2014
旺角是抗議者主要集會地之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D.M. Sabangan

法制和民主只會讓中國受益


奧地利《新聞報》本周二發表荷蘭作家伊恩‧布魯馬(Ian Buruma)的客評文章,題目是"真正熱愛中國的人"。

文章寫道:"英國統治下的香港和今天中國統治下的香港有一個重大區別。香港從來就沒有一個民主體制,但它曾經擁有較為自由的媒體,比較誠實的政府和獨立的司法-所有這些都受到倫敦民主政府的支持。"

作者認為,真正導致香港走向政治化的是1989年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和其它城市的血腥鎮壓。香港當時出現大規模抗議,之後每年六月都舉行大型紀念活動,讓人們牢記當時的事件。"人們認識到,今後在中國的統治下,只有真正的民主才可能保障香港擁有一個保護其自由的機制。沒有明確的參政議政權,香港公民就只能依靠中國領導人的恩賜。"

Proteste in Hongkong 04.10.2014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A. Ogle

文章還指出,中國共產黨現在依然保持傳統的思維,認為民主會帶來混亂,但除了在實行專制上依舊外,共產黨的腐敗和不按法規行事卻比以往更甚。"當香港17年前正式回歸中國時,一些樂觀主義者認為,這個前殖民地擁有更多的自由能夠幫助中國其它地方的進步......其他人也出於同樣原因認為香港可能成為削弱共產黨秩序的特洛伊木馬。但是,迄今為止沒有跡象顯示,香港的示威者試圖以某種方式削弱或者推翻北京政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試圖展示其強硬。似乎妥協就是軟弱的表現。"

但作者認為,相反的政策可以讓中國受益。減少官員腐敗,對法制更有信心,更多自由能夠讓中國成為一個穩定、有創造性的、更富裕的國家。"真正熱愛中國的人更多在香港的街上而不是北京封閉的政府區裡。"

本文摘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樂然/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