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德國遇到台灣:社會經濟篇
2019年9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歷史上最早來台的德籍人士是那一位?台灣中興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余文堂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稱,目前有記錄的,應該是出生在德國北部布萊梅的亨德利克.阿得利恩松(Handrick Adriaensz),1624年他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到大員(安平)擔任領港員與製圖員。接著是1627年,新教牧師甘治士(Georg Candidius)亦隨該公司來到台灣南部傳教;他不但在台首度引進基督新教,且在新港社傳教期間,詳細地觀察當地平埔族的風俗習慣、政治組織、產物與宗教,後來以荷文撰寫成一本《福爾摩沙島的對話與簡短的故事》的書。
另外就是來自萊比錫的尚貝格醫師,他於1646年8月下旬來到熱蘭遮城行醫,他應該是歷史上引進近代歐洲先進醫療的第一位德籍醫師。還有,出生在德國中部戈達城附近的司馬卡爾登(Caspar Schmalkalden),1648年夏天,他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隻抵達安平,並擔任士兵與測量員;在他返回歐洲後,將手稿輯成一本《東西印度奇異旅行記》(Die wundersamen Reisen des C. Schmalkalden nach West- und Ostindien 1642-1652);記錄他來台的經過與觀察,並用鵝毛筆繪製4張有關台灣的圖片,這些對台的觀察與圖片,都是開啟台灣近代史的珍貴資料。
普魯士對台灣覬覦
台灣因地處東亞大陸邊陲島鏈中央,具交通、貿易要衝與戰略重要地位,自17世紀以來,逐漸成為歐洲海權與殖民列強爭相奪取的目標,荷蘭、西班牙兩國先後佔據南北台灣便是最好的例子。19世紀中期以來,普魯士也不甘落於人後,在1860-1862年派遣一支"東亞遠征隊"到新加坡、台灣、日本、中國與暹邏等地。該遠征隊除了和日本、中國與暹邏政府進行外交和商業的談判及簽約外,還在東亞各地進行學術和市場的調查,以及試圖在太平洋海域(包括在台灣)建立殖民地。其中到過台灣調查自然資源的有:地質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農業學家馬龍(Hermann Maron)與動物學家馬滕斯(Eduard von Martens)。
後來還有更多的德籍人士來到台灣,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原在海關服務並於1882年被派往台灣南部調查地質的地質學家萊茵瓦奇特(Georg Kleinwächter);1885至1889年到台考察的植物學家瓦爾堡(Otto Warburg),以及於1898年聖誕節,登上台灣第一高峰玉山的斯特佩爾(Karl Theoder Stöpel),他是第一位登頂玉山的西方人。這些人在台灣傳教、作戰、測繪地圖、貿易、採集動植物、調查地址、稽查關稅、管理燈塔,以及協助建造鐵路等,對台灣做出不少的貢獻。
1888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建設台北到基隆的鐵路時,不辭勞苦遠從德國杜塞道夫引進兩部蒸汽火車頭,分別命名為"騰雲號"和"御風號",現今在台北市中心的二二八公園仍可看到"騰雲號"的身影。普魯士與後來的德意志帝國的商船,不僅將台灣的稻米和蔗糖轉運到中國大陸,還將部分的樟腦運到歐洲銷售,可見雙方的交往並不少。
"殖民台灣"只停留在討論
1858與1860年台灣開港後,台灣與歐洲貿易漸趨頻繁與活絡。1865年漢堡籍的商人美利士(James Milisch)首先在滬尾(今淡水)設立"美利士洋行",隔年(1866)他被漢堡城邦任命為駐滬尾領事,同時兼任其他漢薩城邦:布萊梅(Bremen)與呂北克(Lübeck)駐滬尾的領事。之後,在台北和當時仍稱為"打狗"的高雄以及安平也紛紛成立一些德籍商行和派駐領事。1871年德意志帝國統一後,亦在台灣派駐領事。1895年初,原駐台灣南部安平的領事康斯坦丁.梅爾茨(Constantin Merz)奉命北調至淡水擔任德國駐淡水領事。當時日本已殖民台灣,德意志帝國政府在台北盆地的大稻埕購買土地和地上物,作為"德意志帝國駐太北(大稻埕)領事館",直到1908年閉館。往昔領事館的建築早已被拆除,直到2018年年底,領事館的舊址才又重現大家眼前,原來領事館的舊址已成為台北市立忠孝國中的校址,德國在台協會和忠孝國中以及相關單位也因此舉辦了慶祝會。
雖說19世紀下半葉,普魯士政府曾多次討論在台灣殖民或建立海軍據點,最終台灣並沒有成為普魯士的殖民地。余教授說主要原因有3點:1.當時普魯士政府主要忙於德意志民族國家統一的大業,無暇顧及其他;2.海軍不夠強大,且顧慮如在東亞和其它列強競逐殖民地,會引起和她們的戰爭;3.受幾位重要人士的影響,比如前述遠征隊隊長艾林波(Graf zu Eulenburg)、地質學家李希霍芬與駐華公使布蘭德(M. von Brandt)等都反對在台拓建殖民地;他們認為台灣較無良港、台灣人民難統治、離中國主要貿易口岸遠,且氣候不適合德國人。
貿易熱絡 低調合作
如今德國是台灣在歐洲的最大貿易夥伴,台灣是德國在亞洲的第5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印度。2018年台德雙邊貿易總額為180億歐元,台灣對德國享有貿易順差約23億歐元。
台德雙邊貿易的數字雖然亮麗,但除了幾個名聞遐邇的汽車品牌,台灣人其實不大知道還有那些產品是德國製造的。很多台灣人不知道西門子、愛迪達、妮維雅、博朗是德國品牌。在台北的德國經濟辦事處處長林百科 (Axel Limberg)告訴德國之聲,德國企業有各自不同的市場行銷策略。很多德國企業在和外國企業合作時,並不百分百強調貫徹德國模式,而是讓合作的當地夥伴有更多發展空間。德國企業在外國不特別強調他的德國血統,卻更願意強調和對方長久而友好的合作。
從廢核到風電
2011年3月27日日本發生了核災,德國是全世界第一個決定完全放棄使用核能的國家,時間點落在2020。不久之後,台灣政府也決定在2025達成"非核家園",目前台灣政府正致力於再生能源的發展。台灣駐德國辦事處經濟組組長何元圭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談到"在廢核方面德國比台灣早了許多年,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值得借鏡"。在廢核、以核養綠,特別是在離岸風電上,德國的確給出許多參考意見。何元圭認為"未來兩國的貿易將會持續增長,特別是在離岸風電方面,台灣還會有至少5到10年的榮景"。何元圭稱,離岸風電的相關設備會先在德國以及荷蘭生產,之後在台灣組裝。雙方希望台灣未來可以成為離岸風電技術的亞太中心,並將產品銷售到其他亞太國家。
台灣和德國都有非常多的中小企業,何元圭認為德國在扶植中小企業發展上,某些做法非常值得台灣參考。
技職教育
"德國製造"等於"品質保證",幾乎是台灣消費者對德國產品的印象。為數眾多而且訓練精良技術人員是德國工業成功的基石。前台灣駐德代表陳華玉對德國之聲說,"德國工業穩定的主要原因是:德國擁有足夠的技術人員,而這些出色可靠的技術人員就來自德國優良的技職教育"。多年前台灣便引進了德國的技職教育模式,並積極推廣。從2003年到2010年,德國和台灣的39所職業學校以及233家企業在24項的職業上有密切的合作。在這段期間,有3230名受過職業訓練的台灣學生獲頒德國的結業證書。
不僅在技職教育,兩國的大學也有相當多的交流和合作項目。"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以及許多德國政黨都提供獎學金,給台灣學子到德國留學或交流,對台灣的學術界和業界作出極大的貢獻。多年來,幾乎半數的台灣大法官都曾留學德國。而首先在德國實施的"華德福教育",後來也在台灣得到體現。目前全台有數十家華德福幼兒園、中小學以及親子共讀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