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烏克蘭教訓——不打台灣,還是怎樣打台灣?

2023年6月25日

有評論警告說,習近平從烏克蘭戰爭中學到的軍事教訓可能是:中國將需要以大規模的極具震懾力的打擊來對付台灣,會組建一支龐大得多的部隊,並可能從一開始就打出核威脅這張牌。

https://p.dw.com/p/4T2Yi
習近平從烏克蘭戰爭中學到了什麼?
習近平從烏克蘭戰爭中學到了什麼?圖片來源: Li Gang/Xinhua/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為何說烏克蘭戰爭可能不會嚇阻中國?》,作者Yaroslav Trofimov指出,鑑於中國和俄羅斯在軍事裝備和理論、乃至軍銜徽章方面都具備歷史相似性,所以中國軍隊指揮官現在仔細分析俄烏戰爭並不奇怪。一些西方高級官員說,中國從分析中得出的一個可能的戰略結論是,俄羅斯投入的兵力太少了,以為烏克蘭會投降而不是決意戰鬥到底,因此勢必會受挫。這些西方高級官員警告說,中國學到的軍事教訓是,中國將需要以大規模的極具震懾力的打擊來對付台灣,會組建一支龐大得多的部隊,並可能從一開始就打出核威脅這張牌。

文章引述台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高級成員王定宇的話說,希望習近平已經從烏克蘭事件中吸取了教訓:如果你入侵並試圖欺負一個鄰國,你將會失敗,整個世界將站在一起,團結程度超過你的想像;但如果習近平吸取的教訓是:他不會像普丁那樣犯戰略和戰術錯誤,普丁是愚蠢的,而他自己是聰明的,學到了如何打贏一場戰爭而不是如何不開戰,那麼烏克蘭的教訓可能會成為中國的悲劇。

布林肯訪華呈現"復古"趨勢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布林肯的北京之行,中美關係是"破冰"還是"分級隔離"?》,作者楊山認為,這次布林肯的訪問,展現出了一種"復古"的趨勢:中美關係變得更依賴台下功夫和正式外交之外的渠道了。這樣的轉變首先體現在中美雙方對布林肯是次訪問北京的"預告"之中。在此之前,先是習近平在四月底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隨後是中情局長伯恩斯在五月秘密訪問北京。這些前後相連的事情,我們很難判斷說就一定沒有某些檯面下的溝通和協調過程。再然後,才出現了布林肯訪華的安排。相比年初被氣球"攪黃了"的布林肯到訪,拜登這次提前數周就開始吹風稱中美關係將有所改觀。甚至,其後由《華爾街日報》放出的中國在古巴建設竊聽設施的新聞,也沒有再像氣球事件那樣對布林肯訪華的安排甚至雙方氣氛構成影響。可以合理推測的是,中美在會談之前就已經對此次會談的形式、內容和結果有了大致的安排和期待。而這些都是檯面之下完成的。

文章說,秘密外交的存在,也說明中美雙方對於如何處理彼此關係,都沒有明確的戰略。

中美雙方至為止都在進行某種"火力試探"--你戳一下我這裡,我碰一下你那裡,看看對方反應如何,然後再看自己還能做什麼。顯然,中美都沒有做好真的"共治"的準備,新冷戰仍然是一場零和游戲。至少在當前,對核心議題的"隔離",其實意味著雙方都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對方會主動或者被迫在核心利益上作出一定的讓步。在此基礎上,雙方可以通過"隔離",更耐心地在不自我損失過大的前提下等待機會。不過這也意味著,中美的衝突,至少還有相當一段時間的角力階段,才會讓人看到某種穩態或根本性的變化。

"指鼠為鴨":中央集權下的基層焦慮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中國"指鼠為鴨"爭議:地方治理失靈中》,作者方琮嬿認為,中國江西省近日發生的"指鼠為鴨"事件看似荒誕,其實反映出當今中共政權下地方治理面臨困境,因而產生治理失靈之問題。

文章說,自習近平上任後,中共採取高壓與強硬治理手段因應社會不滿與需求,同時打擊公民社會和非政府組織以及民間維權力量,使得國家與社會互不信任,造成惡性循環--一旦有風吹草動官方就打壓或者分化社會異議,即便多數社會爭議與集體行動為利益取向,鮮少上升到政治訴求。從這次的事件可看出,連基層都充滿了焦慮,深怕誠實以對會帶來更多民怨及上級的問責,導致校方與基層官員"指鼠為鴨",意圖透過荒誕說法來強迫學生收回質疑,平息網民批評的"維穩"回應。

作者認為,江西基層官員的"指鼠為鴨"回應可說是地方為了執行"維穩"而操作過頭,除了強迫學生改口外更試圖在輿論上反制,借此掌控人民思想以避免上級問責。此因應模式會增加中共整體的治理成本--地方的極端回應反而引發更多的民眾不滿,當民怨累積後才驚動高層介入,最後才促使地方採取較為合適的手段"補救"。在這次江西的事件中,代表中央的"央廣網"和央視在網路爭議延燒數日發聲質疑校方與基層政府的處理,才有了省級政府大動作組成聯合調查組與後續處置。即便調查組的結果認定飯菜內的異物是鼠頭,但官方的威信已經被削弱。地方的治理失靈乃是中央過度集權下的後果,因此類似的現象很可能再次發生,逐漸影響中共的政權正當性。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