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模糊」已夠「清晰」, 「清晰」反倒「模糊」?
2021年5月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新新聞》發表文章《華府國安高層為何反對戰略清晰》,作者揭仲認為,從近年中國大陸學者的討論熱度,及所討論的議題內容,特別是對"速戰速決"的高度強調,很難不令人覺得,中國大陸、至少是軍方高層已普遍接受,若共軍武力犯台,美軍進行干預的可能性非常高。換言之,儘管美國官方仍然強調"戰略模糊",但至少在共軍高層的認知中,其實已經與"戰略清晰"相去不遠,使"誤判美國決心"而貿然動武的機率非常低;因此美國當前的"戰略模糊",其實已發揮與"戰略清晰"類似的效果。此時若宣佈改為"戰略清晰",在對中共的嚇阻效果上其實並無明顯助益。
作者說,若美國官方放棄"戰略模糊","戰略清晰"中無法說清楚的模糊空間,很可能成為中共用來表明態度或測試美國決心之標的。第一,美國是否、或如何對美軍的介入設定若干前提,例如台灣也不得片面改變現狀。第二,美軍介入的範圍是否包括中華民國目前實質控制的所有島嶼,例如金門、馬祖、東沙島與太平島等。若將東沙島與太平島納入,則在美國對東沙島與太平島主權歸屬從未表示過態度的情況下,此舉將對聲索南海主權的其他國家產生何種影響?若不將東沙島與太平島納入,會不會又成為中共表明態度或測試美國決心的目標?
香港這只"金蛋"快被中共煮熟了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官媒專訪中聲稱,香港在"完善"選舉制度後,還要"完善"教育、傳媒、公務員等制度。香港《蘋果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林鄭熟蛋返生治港怪論》,作者李平說,香港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會生金蛋,不正是靠原有制度的優勢嗎?如今,專制政權以"完善"為名推翻原有的制度,何異於殺雞取卵、煮熟金蛋以便吞食,但又硬說是為了香港重新出發,如此治港豈不是寄望於熟蛋返生?
作者認為,顯而易見的是,剝離了保障香港自由、法治的制度和法律,哪怕可以方便中共權貴侵吞香港的政經利益,也是殺雞取卵。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從深圳特區到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哪個不狂叫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口號?結果呢?只有個別中共官員、御用學者自以為這些城市可以取代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自吹自擂的制度優勢,沒有、也不可能在國內催生國際金融中心。尤有甚者,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制訂香港國安法、香港選舉法出台,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受到外國的挑戰。香港這只會生金蛋的鵝、金融中心這只金蛋,已經快被煮熟了,林鄭月娥還在吹噓熟蛋返生的治港怪論,中國的歇後語叫作"死鴨子嘴硬",粵語的歇後語叫作"死雞撐飯蓋"。
中國 "公共領域"的消失
2021年4月15日,中國兩大論壇(BBS、討論區)--凱迪網、貓撲在同一天發布公告,宣佈終結自己的核心板塊或核心業務。香港《端傳媒》發表文章《兩個論壇的衰亡和"公共領域"的消失》,作者林路認為,經過多年的整頓和進化,官方的主流話語在公共事件中基本佔據了壟斷性地位,不同的聲音極少有機會被呈現到公眾的面前。一方面,是輿論引導和控評精細化;另一方面,是實名制和"尋釁滋事"這樣的懸在頭頂的口袋罪名,發表不同意見的成本越來越高--過去僅僅是被刪帖、請喝茶,但現在很可能被起底、網暴、拘留,甚至被跨國通緝。2019年開始,"中國文字獄事件盤點"的推特賬戶通過政府網站、法院判決書、官媒報導、警方社群網站帳號等公開訊息來源,統計了2013年至今因言獲罪的案例,截至發稿時,已經有超過2000人被因為線上或線下的言論被當局懲戒。
文章說, "公共領域"的存在,是良好公共討論的基礎。但在當局多年的"網路治理"之後,簡體中文網路上的"公共領域"被摧毀殆盡。回過頭來看,在十幾年前言論氛圍相對寬松時的論壇和部落格,或許才是簡體中文網路迄今為止最好"公共領域",但是在今天的政治環境中,它們的衰落似乎也是一種必然。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