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文革」幽靈與轉型正義
2016年2月2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文革五十年歷史幽靈徘徊不散》指出,五十年過去,很多人認為文革已經被否定,毛澤東死了,不會再來,其實產生文革的政治、社會基礎,並沒有過去,歷史的幽靈正在香港人頭上徘徊不去。
作者劉細良認為,內地對文革動亂一直含糊其辭,正因為他們瞭解到一旦否定文革始作俑者毛澤東,否定毛澤東思想這面意識形態旗幟,最後等如否定共產黨一黨專政黨國不分的管治模式。意識形態掛帥,擴大矛盾,以鬥爭方式鞏固權力,將權斗引入公共政策、引向社會,將群眾拉入政治鬥爭之中,鼓勵群眾內鬥,這些全是文革動亂的根本元素。
劉細良提醒說,「香港人只要想一想,這幾年為何香港變得陌生,不再是大家熟悉的地方,為什麼大家都擔心社會將爆發大規模騷亂,為什麼當權者會對港獨分離主義運動出現是如此興高采烈,不斷誇大其辭、不斷宣傳破獲武器庫?香港為何無端被推入動亂邊緣?」原因在於,文革的幽靈仍在香港人頭上徘徊。
以俄為師,發動「小粉紅」攻勢
香港《端傳媒》發表文章《從Nashi到小粉紅:中國青年運動的俄羅斯化》,作者白信指出,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以俄為師,向俄羅斯學習普丁模式的個人專斷,和「國家-資本」的寡頭控制模式,是中國高層的一個新共識。這也是習近平上台前,就以蘇聯崩潰模式為反面教材、以蘇共倒台為其樹立危機執政合法性的自然結果。
白信認為,2016年初台灣選舉日前後,雖然大陸媒體一片冷淡,誕生中國「小粉紅」在臉書和推特上發起的攻勢,卻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他們的形成,同樣來自習近平上任後與普丁相似的權力趣味、以及共青團的改造。中國大陸有關俄羅斯、東歐研究和青少年研究的學術期刊,近年來充斥著俄羅斯模式的論文,以俄為師蔚然風潮。習近平政權正以俄為師建立一個新的超級威權。
改變兩岸關係的新契機
曾任民進黨中常委的陳昭南在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天搖地動的這個年-台灣迎來兩岸新契機》指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維持現狀」,然而現狀卻因為東海與南海的緊張局勢急遽升高而已被大國改變。換個角度看,台灣在美日太平洋同盟關係中的地位,正因為美中對抗的緊張局勢,也突然上升為前此未有的重要性。
陳昭南說,如果站在台灣主體立場,用放大鏡去詳視當前美日太平洋同盟與中共對峙的視角,也許能觀察到一向被中國強大氣場所壓抑的兩岸關係,其實正在微妙轉變之中。被中國不斷內政化的台灣險象,其實已出現最大轉機。「台灣因民主而贏得國際社會尊敬,台灣因民主而必然溶解中國民族主義的毒藥,台灣也將因民主而成為中國夢崩裂的最大剋星」。
「轉型正義」擒賊先擒王
台灣《自由時報》發表社論《轉型正義的實質與象徵》,認為「轉型正義」是選民未來檢驗小英政府的重要指標。然而,民進黨完全執政之下,選民期待的是有效策略與具體成績。「喊起來很爽,實際上寸步難行,且很容易被扣上意識形態帽子的泥巴戰,未來不僅很難博得掌聲,反倒讓人質疑執政能力,陷小英政府於罵名」。
社論認為,面對改革優勢,蔡英文政府該做的,當是鎖定「轉型正義」的要害擒賊先擒王。包括「政黨法」、「黨產條例」等,正是攻堅黨國體制、啟動轉型正義的主要戰場,改革勢力已經列為優先法案,一般民意也高度期待。「一旦不公不義的心臟停止,其他的枝枝節節必定摧枯拉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父、蔣公等象徵符號,終將迎刃而解」。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