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中國能找到「不攻台」的藉口嗎?
2020年11月1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中國在找「不攻台」的藉口》,作者馬明漢(Michael Mazza)援引前美國情報官柯佛(John Culver)文章《未完的中國內戰》中的觀點指出,中共認定的「勝利」是政治層⾯更勝於軍事層⾯,並不想因攻打台灣⽽使軍⼒受損,因此台灣⼈抵禦的決⼼及美國介入的意願,使得中共長期以來只能裝腔作勢。
柯佛(John Culver)指出從中國開第⼀槍開始,就再也不是「未完的中國內戰」了,原本的「內戰」會瞬間變成中美戰爭,台灣成兩⼤軍事強權的⾸個戰場,⽽中共認為戰爭相當合理,因為能重建中國的東亞主導權。如此一來,美國及其盟友不會對已經建成民主制度的台灣和2400萬台灣人的生命袖⼿旁觀,也很難承擔不反擊的後果及延續性影響。因此,若認為中國統⼀模式為和平、武⼒⼆選⼀,就過度簡化中國認知台灣議題了。
川普的貿易戰幫助了習近平?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習近平權力的強大之處,正是他最大的弱點》,作者Richard McGregor說,自2013年初上台以來,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權勢階層樹敵無數。然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10月下旬舉行的最新會議表明,習近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與1949年中國共產黨上台以來的其他國家領導人不同,他沒有顯而易見的對手,也沒有可能的接班人。
作者說,新冠疫情爆發之初,一些新聞標題和美國的政客們驚呼,疫情將成為「中國的車諾比”,它将是一場社會和政治的崩潰,將暴露出該政權的結構性破產,給習近平在黨和人民中的地位帶來致命打擊。10個月後,習近平似乎在所有方面都如願以償。
作者認為,習近平和中共已經在享受宣傳攻勢的重大意外收獲了。中國與川普政府之間日益加劇的對抗,只會助長這種敘事,讓習近平得以將各種政策描述為與勢不兩立、堅決摧毀中國的敵人進行生存鬥爭的必要措施。與美國的貿易戰已為習近平的國內經濟政策提供了推動力,這些政策算是一種平衡措施,既要加強國有領域,又要鼓勵充滿活力的私企創造利益。
文章說,而這就是習近平統治的弔詭之處。現在他如此緊握黨的權力,沒有明顯的對手,也沒有已知的繼任計劃,但他也在醞釀一場在未來可能全面爆發的領導層危機。習近平權力的強大之處,也正是其最大的弱點。
香港民主派議員總辭的意義
香港15位民主派議員先後提交辭職信,以回應四位同僚被DQ。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殺死了立法會,殺不死香港》,作者李平認為,在立法會被殺後,如何籌設民間議會,是學者、政黨、市民都要考慮的當務之急。民間議會雖不能直接制衡政府施政,不能直接影響林鄭政府強推明日大嶼撥款、大灣區投票,甚至難以阻擋香港快速墮入危崖,但是,與其做被溫水煮熟的青蛙,不如做涅槃的鳳凰。立法會可以被殺死,香港是殺不死的。這也是總辭的意義所在。
文章說,《基本法》規定,特首因兩次拒絕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或因立法會拒絕通過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會,又遭重選的立法會通過法案或拒絕通過預算案,就必須辭職。民主派原本的攬炒計劃,就包括觸發這一機制,結果令中共震驚。中共港共先是押後立法會選舉,再把立法會改造成人大會,形同廢了《基本法》第52條,林鄭月娥獻媚中共就可以肆無忌憚了。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