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希望德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2004年7月26日德國政治家們在冷戰結束及實現兩德統一大業之後逐漸顯示出一種新的自我意識。「我們又回來了」一類口號大有市場。上個世紀60年代,德國人的自豪是由於經濟奇跡;現在,德國人則以自己在全球舞台上不斷擴大的和平使命和所提供的大量經濟援助而底氣十足。
從時間上看,柏林的要求似乎正合「天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終於下決心要著手進行宣佈了多時的對聯合國領導機構的改革。為此安南已任命一個專家委員會。該委員會的任務是,年底提交改革方案。柏林希望,德國的常任理事國身份問題也能列入議事日程。然而,麻煩在於,該委員會中沒有德國人。
其實,德國政府儘管可以「希望」,可以提出要求,但是,絕不能閉眼不看現實。因為,除非發生奇跡,否則,德國在可見的將來絕對得不到足夠票數,而成為常任理事國。誰想成為常任理事國,誰就不僅需得到所有191個聯合國會員國中的三分之二多數,而且還需得到現有全部5個常任理事國的贊同票。儘管德國政府可以用自己在國際政治中所起的作用和貢獻作為理由,但是,大多數國家除了會對柏林表達感謝外,並不會有更多動作。因為,給予常任理事國地位並不像授予功勳獎章那樣簡單。
常任理事國地位意味著權力,而且是否決權。從成立之初起,聯合國作出的有關危機地區的眾多決議就常常過於溫和,原因就在於,美、俄、英、法、中這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使用否決權杯葛任何一個不符合其口味的決議。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以色列、車臣或伊拉克均為著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增加的是象德國這樣的一個和平外交國家,安理會內部的討價還價也只會更形激烈,而不會稍減。再說,如今的美國絕不會在它要求聯合國授權對伊開戰而不成的情況下,會願意讓德國這個當時的堅定反戰者獲得否決權。
其它所有每兩年有望輪獲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身份的國家也不會願意看到德國的申請獲得成功。因為,那樣一來,如果安理會成員的總量不同時增加,它們進入這個最權威機構的機會顯然就會更少。
一個時期以來,柏林放棄了由歐盟擔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替代性辦法,因為,很明顯,法國和英國不會願意放棄其現有的特權地位。而德國提出的常任理事國要求眼下難以實現,原因就在於,除了德國自己外,誰也不會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