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經濟東風擺平一切

2018年4月22日

儘管與美國的貿易戰一觸即發,中國經濟增長依然再次超出預期。德國之聲專欄作家澤林認為,這為中國政府解決部分國內問題創造了條件。

https://p.dw.com/p/2wJrA
Wanderarbeiter in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個消息也許會讓川普非常生氣,甚至是勃然大怒:中國經濟日益擺脫對於出口的依賴,運行良好超過預期。根據北京方面的最新數字,中國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超過經濟專家們此前做出的6.7%的預測值。現在的增長數字甚至比政府計劃的全年目標(6.5%左右)還要高。而必須指出的是,中國在此期間還關閉了許多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工廠,對銀行信貸踩剎車,取締影子銀行,停止保險巨頭的投機行為,打擊房產泡沫。現在的訊息很清楚:即便是在自我設限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也能持續穩定發展。

當然,人們依然可以就中國官方統計數字的準確性展開爭辯。真實數字究竟是6.7%或6.6%,恐怕習近平本人也不知道。但過去數十年的經驗顯示出,總體趨勢是毫無疑問的。這一趨勢就是:情況好過預期。另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今後出口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日益減少。出口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在過去十年中已經從35%下降到18%。

經濟增長立足國內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德國之聲專欄作家澤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中的77.8%,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二來自國內消費支出。國內消費總額相比去年增長超過20%。這並非毫無可能。去年國內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就已經超過50%。與接近70%的美國相比,中國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畢竟中國人口數量是美國的4倍多,目前人均收入水準還僅僅相當於南歐小國馬其頓。有朝一日,也許中國會說"親愛的美國人,十分抱歉,我們不能送貨,因為必須先滿足我們自己民眾的需求",這並不完全是天方夜譚。無論如何,現在的走勢就是這樣。

中國現在就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為國內市場進行生產。從化妝品到服裝,直到科技設備,長久以來被視為喜歡存錢的中國人購買力日益旺盛。尤其是在不斷膨脹的都市區,服務業和國內消費產業成為了拉動經濟發展的引擎。中國人買國產貨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十年前,蘋果手機獨霸一方,而現在只是諸多品牌中的一個選項而已。去年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售排名中也僅列第四。前三名全是中國國產品牌。

在服務業領域就業的中國人日益增加

創新驅動經濟增長

北京政府在 IT和人工智慧等未來關鍵產業領域的大舉投資已經開始得到回報。線上商家對於顧客的需求日益瞭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智慧型手機支付應用讓花錢變得越來越容易。可以用它們買菜、訂購電影票和火車票、付房租、借自行車,等等等等。與此同時,中國的生產效率也越來越高。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製造的工業機器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0%。由此帶來的剩餘勞動力進入了服務業領域。此外,還有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同期產量增長139%。針對房產買賣的嚴格措施顯然並未嚇退投資者,而是增強了人們對於市場穩定的信信心。第一季度房地產業增長率10.4%,達到三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大量人口從鄉村遷居城市,使得對於住宅的需求依然居高不下。每年中國新增城市人口達到1300萬到1500萬,其中不但包括民工,還有已經在鄉村獲得成功,希望在城市生活經商的"新貴"。

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也達到近三年來的最高水準,這一狀況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得以持續。因為中國家庭負債率並不高,並且存款充足。國家層面也是如此。儘管國內負債很高,但只要中國的海外負債維持在低位,並且手持龐大外匯儲備,問題就不大。對於川普而言,這些都是壞消息。

美國對於中國已經不再如此重要

China Pharmabranche Gesundheitsmarkt Gesundheitssystem Symbolbild
在服務業領域就業的中國人日益增加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

北京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表示,即便與美國貿易全面停擺,中國經濟所受損害也不過是在0.3%到0.6%之間。而且這一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中國也在通過"一帶一路"戰略試圖在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開拓新市場。在此背景之下,中國與歐盟目前關於"一帶一路"沿線投資條件透明化的爭議其實也無足輕重。去年,中國僅是與東協國家的貨物貿易就已經增長9%,總額達到2791億美元。

新絲綢之路項目如果得以完全實施,將連接超過65個國家,佔世界經濟總量高達40%。這一項目的本質決定了,中國從中獲益最多。美國會作為貿易夥伴被徹底邊緣化,同樣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中國當然也有弱點。城鄉差距依然是北京政府所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第一季度統計數字中鄉村地區零售業消費萎縮便是一個例證。國有企業負債和公共財政赤字也在繼續增長。負債纍纍、缺乏效率的國有企業必須進行改革或者乾脆倒閉。鋼鐵、水泥和鋁等產能過剩的行業必須進行調整。不過在經濟發展強健的東風之下,北京有足夠的迴旋餘地來解決這些問題。

(本文作者20多年來在北京生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