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林視點:朝向市場經濟的醫療改革
2015年6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北京政府在健康衞生領域也啟動了市場經濟改革。本月初開始,中國不再有國家規定的藥品價格。今後,這一全球第二大市場的藥品價格將按照供求關係的原則進行浮動。這是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宣佈的,現在由發改委來貫徹實施。
改革的目標在於降低中國人的藥品費用以及國家在衞生領域的開支。過去年間,中國有將近5億老百姓購買了健康保險,健康領域的支出目前已接近4000億歐元,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一兆欧元,那時,北京希望所有14億老百姓都上健康保險。出於這個原因,有必要限制藥品的費用。
外國企業面臨更激烈競爭
對外國企業,這是壞消息。像瑞士諾華醫藥公司(Novartis)和美國的輝瑞製藥公司(Pfizer)都必須更優惠地提供其產品。迄今,這兩家公司是市場上高端藥品的王牌。新規定生效後,它們直接遭遇中國醫藥廠商同類藥物的競爭,而中國製造要便宜得多。北京希望,新的價格體系能夠刺激本土藥廠更多地研發出創新產品,在同西方競爭中立於不敗。
製藥業對中國政府而言之所以重要,還因為該領域經營額以18.5%的速度遞增,遠遠超過中國整體經濟的增速。2014年中國製藥業的經濟規模為1050億美元,據麥肯錫公司的預測,中國5年後的該市場將超過1兆美元。數千家中國醫藥公司活躍於這個市場。按照北京的計劃,這些本土公司,無論國有還有私營,都必須整頓企業,在國際藥品市場上,縮短同競爭對手的距離。這也是提高增長的一步棋。
中國藥品的可信度目前較差
過去,中國製藥業不僅申請的專利很少,老百姓更是對本土藥物缺乏信任,而是信賴西方藥品的品質,他們寧願多花40%的價錢購買外國藥。這一差價則為腐敗提供了土壤,這一點,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去年秋季不得不承認。該公司的員工為提高銷售額而賄賂醫生,最終遭受牢獄懲罰。葛蘭素史克公司也被處以約5億美元的罰金。
新的藥物價格體系,也是北京政府打擊醫療界腐敗猖獗的一種嘗試。目前,醫院靠開昂貴藥物處方掙得該院經費的40%。處方藥品中,有70%醫院可以直接銷售。這種類似於壟斷的結構不久將會消失,因為電商巨頭阿裡巴巴已在籌備處方藥品的銷售。一旦這一局面出現,藥品價格降低便在清理之中了。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20年來生活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