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施密特、毛澤東等

Frank Sieren 2015年11月11日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沒有哪一名德國政治家像赫爾穆特‧施密特這樣從那麼早就開始一直如此密切地關注中國的發展。

https://p.dw.com/p/1H4G9
Bildergalerie China Geschichte Deutschland Bundeskanzler Helmut Schmidt Besuch 1975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etail

(德國之聲中文網)施密特生前一直對中國的變化充滿好奇。他對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興趣一直不減。就在幾個星期前,他還提出了有關中國的新問題。如果96歲的高齡的他得意於自己曾和毛澤東等人打過交道,估計也沒有人會詬病他。然而,不斷重新平衡他眼中的中國形象,對施密特而言很重要。早在上世紀50年代,他就開始研究中國。

60年代末、70年代初,施密特就以國防部長的身份訪問中國周邊地區。當時的西方政治家無法直接前往北京。1975年,他才作為德國總理和毛澤東會面。他只需寥寥幾句就能對毛澤東進行好壞摻雜的描述:"他是一個讓人難忘的人。他沖勁十足、魅力四射,才華橫溢,但是冷酷而固執。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但是擁有敏銳的直覺。毛澤東是聰明人,但理智並非他的強項。他發動的那些大規模運動並非清醒理智的產物。"

中國--施密特外交政治領域的最大興趣點

毛澤東去世後,施密特贏得了大改革家鄧小平的信任。80年代裡,他們在一起談論經濟改革。即使卸任總理之後,中國依然是他外交政治領域的最大興趣點。他和當時的中國國家和黨領導人趙紫陽詳細地討論了經濟開放的風險。他們還談到,作為一個剛剛開放的國家不應該進口比出口多,在這個階段不停地印鈔也是很危險的。

但是這些觀點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80年代的後半期,中國出現巨額貿易赤字,通膨膨脹上升30%。1989年,人們走上街頭。他們想要減少腐敗和獲得更多自由。鄧小平下令血腥鎮壓了6月4日的大規模抗議。施密特回憶說:"我獲悉此事時驚訝不已,內心深表遺憾。"

1989:強硬派掌舵

後來,強硬派掌舵。改革派鄧小平失去了影響力。1990年5月,北京血腥鎮壓天安門抗議過去9個月後,施密特成為首位和中國重啟對話的歐洲政治家。這名前總理和鄧小平舉行了一場私人對話。施密特非常希望重新壯大改革派和強化中國的改革。他認為,實現這一願望的最佳前提就是"將中國繼續融入世界經濟",他向當時的美國總統老布希分享了自己的這一觀點。老布希是施密特非常欽佩的人。

1989年9月,老布希就已經派遣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斯考克羅夫特(Brent Scowcroft)秘密訪問北京。10月初,老布希又派遣斯考克羅夫特以及副國務卿伊格爾伯格(Lawrence S. Eagleburger)正式訪問中國。鑑於當時已政權不穩的蘇聯,中國必須保持穩定和繼續走改革路線。1992年,鄧小平果然再次成功讓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路線。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因為他在所謂的"南巡"中得以成功地說服軍隊支持經濟改革。對此,施密特感到寬慰。

施密特對受害者關注不夠?

直到前不久還有人指責說,他只關心大政治,對體制裡的受害者卻關注不夠。施密特回應他的批評者說:"如果必要的話,在自己的國家為爭取人權而抗議,我都在所不辭,但是我沒有權利公開指點其他國家的人應該如何實現人權。人權沒有普世性。" 施密特直到生命的末期都在呼籲,外交政策不應該"和價值觀相連",而應"以和平為導向"。

Frank Sieren Kolumnist Handelsblatt Bestseller Autor China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圖片來源: Frank Sieren

因此他和90年代實施經濟改革的中國總理朱鎔基主要談論經濟問題,但是也會聊到儒家學說。施密特對這門無上帝的宗教十分著迷,他一生都在仔細地研究它。他由此跟朱鎔基總理建立起了私人友誼。他在2012年最後一次到訪中國時和朱鎔基見了最後一面。

同中國政治高層保持聯繫逾四十年

去年,中國國家和黨領導人習近平還希望在其訪問德國時與施密特舉行會談。由此施密特與中國高級別政治家保持聯繫超過四十年。唯一一個比他與北京的對話時間還長的西方政治家是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也是施密特的一位好友。

對施密特而言,中國的崛起是他在其政治生涯裡呼籲建成團結且強大歐洲的原因。因為他認為,只有這樣,歐洲人才能"在面對中國時以及和中國一道在世界上實現他們的利益"。在施密特離世之日,人們可以清楚地斷定,歐洲尚未完全理解他發出的這一訊息。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 Frank Sieren )已經在北京生活了20年。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