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中國「走邊門」進歐洲

Frank Sieren2015年11月26日

本周,第四次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議召開。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西歐國家應該也關注此事,因為這也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https://p.dw.com/p/1HCqI
China, CEE Gipfel in Suzhou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ZUMAPRESS.com/G. Jie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2年起,中國和16個中東歐國家創建了一個經濟合作平台。令歐盟頗為氣惱的是,北京竟然沒有為此與布魯塞爾進行協商。中國政府則認為,只有對方願意,他們就可以與任何主權國家做生意,布魯塞爾管不著。而就此事而言,這些中東歐主權國家確實心甘情願。

三年來,北京通過這個"16+1"機制與中東歐國家共同發展項目、簽訂協議,並彼此受益。只要看看參與國名單便能發現,那裡東歐國家比中歐國家更多。

別具深意的投資

中國在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東歐進行投資,其中另有深意。本周二和周三,相關各國第四次召開會議,而地點首次選在中國。中國總理李克強將各國總統請到蘇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後也在北京舉行了歡迎儀式。中國第一次舉國關注中東歐。

"16+1"並非一個"空談俱樂部"。自參與國首次在華沙會晤以來,已經有一些項目成功展開,其中大部分為基礎設施建設。東歐的能源產業也開始有所起色。中國在羅馬尼亞投資約10億美元建造一座煤炭發電站。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的報導,兩周前雙方簽署合作意向書,中國廣核集團將在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建造兩座新的機組。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而在塞爾維亞,中國人幫助當地對一座熱力發電廠進行現代化改造。去年,歐洲第一條由中國修築的橋樑已在這個人口約700萬的國家正式啟用。今年年初,北京簽下合同,承擔貝爾格萊德到布達佩斯鐵路線的現代化更新工作。這條線路總長達370公里。馬其頓將投入約5億8000萬歐元新建兩條高速公路,而為此提供融資的是一家中資銀行。

改善運輸 開拓商路

不過北京所關心的並不僅止於讓東歐國家之間的交通更為便捷,而是如何讓中國與東歐之間的聯繫也更加密切。兩個月前,布拉格與北京的直飛航班開通。而波蘭和中國之間更是早在2013年便直通火車,自此以後,一个貨櫃從成都運到波蘭第三大城市羅茲(Lódz)僅需15天。

布魯塞爾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資金來推動這些項目。北京則恰到好處地利用了這一市場空隙,並獲得經濟回報。2010年,中國與這16個中東歐國家之間的貿易額只有439億美元,去年增加了將近170億。而這些國家在政治層面也對北京感激有加。

樣板工程:"絲綢之路經濟帶"

除此之外,這些合作與中國最為重要的外交項目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相得益彰。這條"新絲路"試圖以著名的"絲綢之路"為榜樣,成為連接中國和歐洲的紐帶。北京計劃為此首輪投資400億美元,並投入1000億資金設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德國也是該行的創始成員國之一。

這筆帳很好算:16個中東歐國家的基礎設施越完善,"絲綢之路經濟帶"就能愈加成功。在2014年12月舉行的上一次"16+1"會晤中,中國總理李克強就曾宣佈,希望在該地區至少投資100億美元。如今歐洲東部已經展開了一場圍繞中國投資項目的爭奪戰。比如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對於本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能夠扮演的角色已經有了初步想法:波蘭將成為"物流中心"。憑借羅茲到成都的直通列車,這一主意的第一步已經實現。

尋找通往西歐的橋樑

中國自然也希望通過在東歐的經營打通前往西歐的途徑,某種程度而言,是尋找一個通往西歐的"邊門"。不過出現這樣的局面,布魯塞爾只能怪自己。因為歐盟已經忽視東歐太久。直到被忽視的東歐國家發現,他們的難題在布魯塞爾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才轉而將目光投向亞洲。中國外長王毅上個月訪問歐洲期間,波蘭、捷克和保加利亞都對在"絲綢之路經濟帶"項目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表現出極大興趣。王毅則表示,中國不僅重視英、法、德這三個傳統大國,也重視同其他歐洲國家的關係。這恰恰印證了這次"16+1"北京會議的主題:"新起點、新領域、新願景"。

(作者澤林20年來在中國生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