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波羅的海北溪輸氣項目對中國的影響

2010年4月13日

俄羅斯與德國醞釀多年的"北溪(Nord Stream)"波羅的海海底輸氣管道項目,4月9日正式動工。至此,歐洲和俄羅斯就獲得西伯利亞天然氣資源的戰略計劃,得以初步實現。如果加上目前正在議論當中的"南溪"線和跨越中亞地區的納布科線,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規模,就足以形成對其東面鄰居中國在能源政策上的壓力。

https://p.dw.com/p/MtaW
北溪工程:西伯利亞天然氣輸往歐洲的初步戰略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中國與歐洲爭奪西比利亞油氣

長達一千餘公里的北溪項目,建成後按計劃每年會直接向歐洲腹地提供400億立方米天然氣。雖然這和中國與中亞的土庫曼斯坦最近動工建設的輸氣管線規模相當,但在德國波昂大學政治學系能源問題專家馬克西米蓮‧邁爾(Maximiliam Mayer)看來,重要的是德國與俄羅斯通過"北溪項目"動工所發出的地緣政治訊號:"如果我們把三條從俄羅斯到歐洲的輸氣管總輸送能力加起來,每年供氣量在一千億立方米。當然這還取決於這三個項目中,哪個能真正動工完成。現在動手的,只有北溪一條線,而穿越巴爾干的南溪和納布科線還在談判之中。"

從葉利欽時代開始,歐洲與中國之間就展開了西伯利亞油氣爭奪戰。據邁爾先生介紹:俄羅斯90%的天然氣供應歐洲,外加70%的石油。雙方供需依賴程度已經無以復加。而中國爭取俄國遠東石油管線所謂安大線的努力失敗以後,不斷受到來自莫斯科的要價壓力。

Infografik Verlauf der Ostseepipeline Flash-Galerie
北溪管線示意圖圖片來源: DW

現在,穿越波羅的海海底的北溪線開工,將意味著俄羅斯遠東天然氣的一塊份額,在未來十數年內歸屬了歐洲,留下給中國的份額相對減少。

「能源蛋糕」到底還有多大?

2009年,中國戰略學界也曾對此發出過警告。但邁爾先生認為:目前歐洲與中國在歐亞大陸油氣資源上的角逐,正方興未艾,到底天平倒向哪一方,要受國際地緣政治多方因素的牽制:"毫無疑問,現在北溪開工,意味著歐亞大陸資源分配版圖將大幅度發生變化,這是因為如此規模巨大的輸氣輸油管線,十數年乃至數十年內,會事實上促成彼此依賴的能源供需關係。縱觀歐亞大陸整個能源版圖,值得關注的新變化是在俄羅斯,伊朗,土庫曼斯坦與中國之間正在建設的巨大的輸氣管網。這些巨型項目會使歐洲能源項目比如納布科相形見絀。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是:還會不會有那麼多的天然氣,可以用來填充這麼多的輸氣管線。"

換言之,一旦歐洲能源局雄心勃勃的天然氣規劃得以實現,歐洲可以利用總共三條供氣管線,把歐亞大陸大部分天然氣,以長期供氣合同的方式引到歐洲。東面的中國就不能不警惕自己能夠拿到的"能源蛋糕",到底還能有多大,得到這份'蛋糕"的代價會有多高。

這樣的地緣能源競爭,在邁爾先生看來,不但現在已經形成對中國的壓力,而且這個壓力還不僅僅來自急需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還來自供應天然氣給歐洲的俄羅斯自身:"比方說價格問題。你可以觀察一下中國和土庫曼斯坦就長期供氣舉行的價格談判,這個談判還沒有結束,俄羅斯就在兩周以前,和土庫曼斯坦最大的國有天然氣公司簽訂了協議,其中供氣成交價格比中國人現在正談判的價格還要高很多。"

作者:一通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