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書展招致德語媒體同聲譴責
2009年9月14日《南德意志報》寫道:"今年秋季即將舉行的最重要大型文學活動應該更換名稱:'中國為主賓國的法蘭克福書展'已不完全符合實際,'作客法蘭克福的北京書展'才更為名副其實。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部分接管了對法蘭克福書展的控制權,而且做得直截了當,令人嘆為觀止。
他們自己確定可以在法蘭克福發言的中國人人選,法蘭克福書展的邀請政策要完全按照共產黨同志們的意願,由北京最高出版檢查機關審查、推翻、糾正、重新制定。打一個電話就行了,如有重大問題,則由幹部造訪書展的北京聯絡處。使黨感到不舒服的搗亂分子就會立即被剔除出發言人名單。
中國人有一套自己的做法。2004年,中國是巴黎法國書展主賓國。四十名中國國家批准的作家來到塞納河畔,由法國納稅人買單。而生活在巴黎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人高行健卻沒有受到邀請。就像現在幾乎每天在法蘭克福發生的事一樣,中國政府當時也發出了同樣的威脅。
高行健流亡海外,不按共產黨口徑說話,不受黨的歡迎。在這方面,北京沒有灰色地帶,作家與共產黨妥協,就能獲得恩賜,出國到巴黎或法蘭克福美美地旅行一次,否則就要列入打壓對象名單,管你是不是諾貝爾獎得主。
新的經濟奇跡大國中國固然對越來越多的外國出版商具有吸引力,但法國人的屈膝使自己十分難堪。現在,法蘭克福書展採用躲閃迂迴的做法也一樣。如果法國人對北京的壓力沒有做出讓步,他們今天的處境不是更好嗎?那四十名中國作家在巴黎發表的言論或多或少忠於黨的路線,今天誰還會想起他們的話?而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生平中留下的這一附註想必將保留在後代的記憶中。"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面對中國,書展屈服了。書展國際中心負責人利浦肯職業生涯的目標之一本來是要使文學成為交流的工具,現在他被迫成了北京部委官員執行中國政策的小夥計。
過去幾年,書展總是一味忠實地袒護主賓國。這一做法帶來了惡果。書展總負責人博斯一直堅持說,與難打交道的客人應該進行對話,聲稱對話好於無所事事。看來書展的組織者根本不知道,對那些出難題的談判夥伴,應該開誠布公地表明,他們的行為舉止已超出了某些界限。"
摘譯:王羊
責編:葉宣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