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與農作物產量聯繫極明顯
2007年6月3日美國勞倫斯國家實驗室的勞伯爾總結了分析結果。他說,令他感到驚訝的是,全球的氣溫與農作物產量之間的聯繫極其明顯。但是在本來就炎熱的亞熱帶地區,溫暖的氣候對某些農作物並非不利。但是從全球範圍來看,利弊是否可以達到平衡或者說氣溫升高將明顯造成不利還很難說。
根據研究人員的調查,全球範圍的糧食產量自1980年以來下降了2-3%。勞伯爾說,如果按噸來衡量減產所造成的損失,那麼損失的糧食為4千多萬噸。如果按照糧食的價格來計算損失,那麼每年 減產造成的損失為5兆美元。
4千萬噸糧食損失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而言。因為由於使用了新技術,有了先進的灌溉系統和抗高溫的種子,全球的糧食產量實際上始終在提高。但是如果不是氣溫升高,增產的幅度應該更高。美國史丹佛大學卡內基研究所的氣候研究員費爾德說:「這就好比是拉上手閘開汽車,雖然你給足馬力汽車可以越開越快,但是消耗的能量越來越大。所以說,氣候變暖就好比汽車手閘阻礙產量的進一步提高。」
費爾德說,今後,農業種植和種子培育必須系統地順應氣候變化的條件。然而,目前許多農民對氣候的變化幾乎毫無認識。研究人員認為,氣候研究人員之間進行的辯論XXXX.勞伯爾解釋了為什麼要提高產量的問題:「今後我們還要發展一些技術,使全世界的增產幅度高於氣候變化導致的減產幅度。我們知道,對糧食的需求將迅速上漲。所以,現在已經不是我們能不能提高糧食產量的問題,而是我們如何迅速而且大幅度提高產量,滿足需求的問題。如果觀察一下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之間的差別,人們就會發現氣候變化的影響非常大。」
所有氣候研究人員都一致認為,氣候變暖導致農業減產。研究人員決定將研究擴大到非洲地區,對那裡的谷類和木薯等農作物進行分析。專家們對非洲未來發展趨勢的語言不容樂觀。研究人員估計,截至2050年,農業糧食產量有可能會減少50%。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