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歐盟難題:就業率創新高,不干全職成潮流

Steven Beardsley
2024年2月18日

中國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歐洲發達國家的企業找不到工人——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不喜歡全職工作,而是將更多的時間用來享受生活。不用全職工作他們的收入也足以養家餬口。政府和企業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全職工作更有吸引力呢?

https://p.dw.com/p/4cORC
Symbolbild Teilzeitarbeit
圖片來源: Christin Klose/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何才能讓人們多工作一些時間?這是讓歐洲發達國家頭疼的問題--儘管就業率創下新高,但勞動力仍然短缺。

德國、荷蘭和奧地利的政府和企業目前正在討論如何讓更多的工作時間對雇員有吸引力,包括擴大托兒服務、更友好的稅收政策和更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

這些政策正在與雇員對更多自由時間的偏好展開競爭。隨著兼職崗位的增加和工會要求削減全職工作時間,雇員平均工作時間持續下降。

"有這樣一句話,'為了生活而工作,而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47歲的斯托爾茨(Martin Stolze)說。他是德國西南部一名非全職高中教師。"我認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座右銘。你的工作只需要足夠供你生活,這樣你才能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中去。過去可不是這樣的。"

歐盟各國就業率創歷史新高

從某種意義上說,工作崗位在歐洲很少像現在這樣容易獲得。歐盟的總體就業率接近75%,而德國、奧地利和荷蘭的就業率均創下或接近歷史最高水準。婦女的勞動力參與率大幅提高。

經濟學家說,一個主要因素是非全職工作的增加。

如今,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每10名雇員中就有超過3人從事非全職工作。在荷蘭,大約一半的勞動力每周工作35小時或更少。相比之下,在美國,不到五分之一的人從事非全職工作,或工作時間少於35小時。

在歐洲,女性尤其推動了非全職工作的增長。她們仍然比男性更有可能面臨兼顧工作與照顧子女或家庭的問題。

然而,這一趨勢也意味著更加龐大的勞動力隊伍並沒有帶來更多的工作時間。儘管從2005年到2022年,德國新增了近700萬勞動力,但總體工作時間僅略有增加。與此同時,到2022年,德國雇員的平均年工作時間少於1350小時,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最低。

"這是一個表現相當不錯的社會。"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Ifo)所長福斯特(Clemens Fuest)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說,"需要全職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可以享受更多的空閒時間。"

福斯特也警告了不利因素--未來幾年工人短缺的問題將日益嚴重。他說:"大萎縮時代尚未到來。"

非全職崗位增加帶來的問題

非全職工作已經成為護理和教育等勞動力稀缺行業的一個問題,這些行業的空缺職位不斷增加。隨著越來越多的雇員工作時間少於全職,管理人員說他們需要費盡心機拼湊足夠的照料兒童或者病人的時間。

阿姆斯特丹小尼古拉斯(De Kleine Nicolaas)小學校長科斯滕(Maartje Lak-Korsten)說,許多求職者希望每周工作四天

 "我總是先和(他們)談話:你想工作四天的原因是什麼?要怎樣你才會全職工作?" 她說,"我告訴他們全職工作的好處,要考慮到當下的薪水,還要考慮到長遠的利益……(這樣)他們會更加瞭解自己做出的選擇和後果。"

專家說,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未來幾年雇員短缺的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

僱主和政策制定者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在較富裕的歐洲國家,許多雇員可以不用全職工作也能養家餬口。

一名抗議者舉著寫有"4天工作制"的牌子
一名抗議者舉著寫有"4天工作制"的牌子圖片來源: Stefan Boness/IPON/imago images

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經濟學家斯塔林克(Bastiaan Starink)說,在荷蘭的家庭中,一個成年人全職工作、另一個成年人幹非全職工作的所謂"1.5倍薪水"收入模式已經司空見慣。

斯塔林克說:"在荷蘭,不做全職工作可能是一種奢侈,我們負擔得起。"

閒暇時間不僅僅是用於家庭生活。阿姆斯特丹建築師祖凱蒂(Thais Zuchetti)去年每周工作28小時,同時完成了碩士學業。應僱主的要求,她很快就會將工作時間增加到每周32小時。但她說,這在經濟上沒有必要。

 "我覺得28小時的工作時間足夠我生活。" 祖凱蒂說,"我的想法是,如果我繼續工作28個小時,那麼我就可以發展我的愛好,當一名插圖畫家,也許還可以做成副業。"

如何讓人們拿出更多時間來工作?

僱主和政府都在想辦法,如何讓現有的工人拿出更多時間來工作。

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已開始要求所有希望工作時間少於全職工75%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理由,包括那些已經減少工作時間的人。

巴登-符騰堡州教育部表示,此舉是一攬子措施的一部分,涉及到該州115,000名教師中的4,000人。

高中英語教師斯托爾茨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工作時間為全職的50%。他說,這樣他能更多地陪伴年邁的父母,也讓每周的課時變得更輕鬆。

"我意識到,我還有更多潛力減少工作時間。"他說,"但坦率地說,我相信我的同事們也有非常充分的理由說自己不適合全職工作。"

其他國家的政府正在嘗試一些更加友好的方式--儘管事實證明相當困難。

荷蘭同意從2025年開始擴大兒童保育津貼,但由於預算削減,政府後來將這一日期推遲到了2027年。

與此同時,奧地利保守黨-綠黨聯合政府在反對者提出對社會福利資金的擔憂後,撤回了降低僱主工作收入稅的提案。

德國也暫緩了對所謂的夫妻分稅制規則的改革,該規則有利於所謂的"1.5倍薪水"家庭。據報導,除其他措施外,德國目前正在考慮強制要求企業允許在家辦公。

與員工進行更好的交流

荷蘭的一個組織正在嘗試另一種方法:幫助僱主在現有員工中發掘更多的工作時間。

一家名為"挖掘潛力"(Het Potentieel Pakken)的非營利組織,與客戶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地接近員工,並以團隊的方式制定工作計劃。

該組織的大部分資金來自荷蘭衞生部,主要與家庭護理機構和學區合作。創始人格拉文(Wieteke Graven)表示,員工(其中大部分是女性)通常對增加工作時間持開放態度,她們往往只是沒有得到交流。

格拉文說:"我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人可能已經50歲了,你問她們'你為什麼每周工作18小時',她們說,'嗯,我20年前就開始每周工作18小時了,只是從來沒有變過而已'。"

格拉文說,這表明非全職工作的觀念已經變得根深蒂固,這樣更有理由就這一問題展開更廣泛的討論。

"我認為個人選擇和社會需求之間總是存在這種緊張關係。"她說, "我認為需要進行一場根本性的辯論。"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