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跨國議員團訪台 成員曾遭北京制裁

2022年11月1日

台海局勢不斷升溫之際,曾呼籲各國共同應對北京威脅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8位歐洲跨國議員週二訪台。儘管北京可能不悅,訪團仍堅持訪台,此行目的為何?

https://p.dw.com/p/4IuQB
2022年4月5日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於歐盟中國峰會上發表言論。
2022年4月5日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於歐盟中國峰會上發表言論。圖片來源: Dwi Anoraganingrum/Geisler/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由8名來自「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歐洲跨國議員代表團預計週二(11月1日)抵達台灣。代表團由IPAC共同主席、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率領5名共同主席及2名成員組成,其中2位曾遭北京列入制裁黑名單。

啟程前,比蒂科夫接受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訪問,他表示:「這次的出訪具有非常實際的目標。我們將從台灣帶回一個更清晰的立法藍圖,應用至各自的立法單位。在實現這些目標之前,我們不會善罷甘休。」

代表團預計1日至4日訪台,以貿易、投資及技術為會談重點。公開行程包含拜會台灣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等高層官員,並會晤陸委會、經濟部、歐洲經貿辦事處(EETO)及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等單位,舉行經貿圓桌會議,探討如何深化台歐在經貿投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安全等領域上的合作。

台灣外交部表示,這是繼法國國會訪團、德國國會訪團及歐洲議會副議長訪團後,另一歐洲重要跨國訪團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台灣的堅定支持」。

至截稿前,中國官方尚未對此做出公開回應,但中國向來堅持反對外國議員政要訪問台灣。

IPAC代表團是繼10月24日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後,新一批出訪台灣的歐洲議員。
IPAC代表團是繼10月24日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後,新一批出訪台灣的歐洲議員。圖片來源: Uncredited/AP/picture-alliance

IPAC是什麼?

IPAC是由歐洲議會與美國、歐洲地區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日本等29國跨黨派國會議員於2020年6月所組成的民主聯盟。此次為IPAC首度組團正式訪台,出訪成員國包含德國、捷克、荷蘭、英國、比利時、烏克蘭和科索沃。

今年8月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國對台海周邊展開軍事演習。 IPAC於9月在美國華府舉行大會,發表共同聲明予以強烈譴責,並宣示將致力推動國會議員訪台,力抗中國政治及軍事脅迫。

此行訪團團長比蒂科夫和荷蘭籍跨國議員史卓瑪(Sjoerd Sjoerdsma)自去年年初以來,就因關注新疆人員議題遭中國政府制裁。台灣外交部另指出,IPAC曾力挺被中國列入制裁清單的外交部長吳釗燮,邀請其視訊參加首次IPAC年會。

歐洲對華政策調整

IPAC訪台正值中共二十大剛剛落幕不久。在二十大報告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重申北京不會放棄在必要時使用武力「統一」台灣。

隨著台海局勢緊張、國際地緣政治升溫,歐洲對台關注也跟著增加。俄羅斯總統普丁持續入侵烏克蘭,中國與俄羅斯的緊密關係也加深了歐洲對中態度的懷疑

歐盟的外交政策部門歐洲對外行動署近日發佈一份內部文件,呼籲成員國與北京在處理衝突時要專注於「緩和及威懾」(de-escalation and dissuasion),希望避免中國軍事入侵台灣。其中歐洲各國最大的擔憂,來自台灣半導體的全球供應鏈地位。台灣在先進晶片的供應佔比高達近90%。

烏克蘭議員克尼茨基(Mykola Kniazhytskyi)是訪台的另一名成員,他認為烏克蘭和台灣有諸多相似之處。

克尼茨基向POLITICO說:「民主國家——尤其是德國——正在努力記取過去(與俄羅斯關係)的教訓。我將不斷強調,對俄羅斯的依賴是如何使我國和全球陷入重大危機。我們正在無警覺心地讓同樣的事發生在台灣。」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