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梅克爾在真誠地瞭解中國

採訪記者:李魚2008年10月24日

周五,正在北京參加亞歐峰會的德國總理梅克爾為了加深對那裡的理解,沿襲了前一次訪問中國的傳統,抽空會晤了中國政法大學蔡定劍教授、「炎黃春秋」雜誌副社長吳思、作家李洱以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傳媒系主任展江教授。梅克爾稱他們為中國的「社會代表」。德國之聲聞訊後連線並詢問了展江教授。

https://p.dw.com/p/Fg9p
梅克爾總理在戴克北京工廠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同梅克爾總理的談話進行了多長時間?

展江:1小時20分鐘左右。

中國方面參加談話的是哪些人?

四個人。這回梅克爾女士用了一個很好的概念,她說我們四人是「社會代表」,或者說是工業社會代表。

怎麼體現「社會代表」的含義呢?

我們都來自知識界,有的是作家,有的是學者, 都非常關注公共事務。

是誰發起的這次會晤?

梅克爾說,這是她的習慣。她訪問一個重要國家,除了會見該國的高級領導人之外,還想見見這個國家的「社會代表」。

談話是在什麼地方進行的?

在她下榻的位於王府井的君悅大飯店。

我們最想知道的當然還是談話內容。

我們一共4個人,原計劃還有一名經濟學教授,他因故沒有來。現在是兩位教授,一名研究歷史的學者,一名作家。首先談了農民和農業問題,由研究歷史的吳思先生和作家李洱主談。接著談到中國法制建設進程、奧運會對中國的影響。

您覺得梅克爾總理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問題?

我覺得,同去年相比,能感到她對中國的興趣更強烈了。她說,中國在2008年有兩件事給她影響深刻。一件是四川地震發生後的救災以及地震本身,另外是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我覺得,她最感興趣的是在重大國際事件中,比如目前的金融危機中,中國越來越重要。如果有一些國際性行動,中國是不能缺少的。我覺得,她最感興趣的是,同中國建立更多的聯繫。打交道時如何更適應中國人,如何瞭解中國人,比如知道他們在一個具體問題上會產生怎樣的反應。

以前有一些誤解的地方,在這次談話裡得到了澄清?

這個很難說。我覺得,這次她談到的問題都是比較溫和的。

沒有談到西藏問題嗎?

她提到了達賴喇嘛問題。她是這樣說的:這可能是她同中國進一步發展關係時碰到的一個問題。她覺得,她作為一個西方國家的政治家會見達賴喇嘛,不該會激怒中國。但就是會激怒中國。她對此有些不解。她會見達賴喇嘛,無非是會見了中國藏族的一個代表,一個藏族裡有影響的人物,並非要違反同中國在外交方面的一些承諾,不會主張分裂中國,更不會去支持達賴。她沒有想到,象這樣的事情會激起中國非常強烈的反應。她不太清楚為什麼會這樣激烈反應。

China Öffentlichkeit und Medien im Olympiajahr 2008
2008年5月展江教授在德國之聲和伯爾基金會聯合舉辦的一次研討會上。右為中文部主任馮海音圖片來源: Lena Horlemann

那你們做了一些澄清的工作。

這部分不是我做的。但我們的看法差不多。三十年來,中國比以前更開放了。但在外交問題上,尤其是涉及到國家主權領土問題時,中國民眾和官方的意見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較一致的。

那就是說,西藏問題牽涉到中國國家主權的問題了?

對。就是說,西藏也好,新疆也好,台灣也好,中國人之間彼此不同的意見相對較少。但在國內的問題上,不同意見越來越多。

梅克爾總理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做了認真的總結和吸取,是這樣的嗎?

她在認真地傾聽。在中方人士談話時,她偶爾也臨時插話進來,敘述她的一些想法。她在努力傾聽,努力瞭解。

她在努力瞭解中國,不是在應付媒體,做一些表面動作?

我覺得她完全不是這樣的人。她說,會見社會代表是她的一個方式,我也認為這個方式很好。我去年參加,今年也在場。並沒有發生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情況。這種形式本身很好。我看不出任何做秀的成分。她是在認真地、真誠地瞭解中國。

去年您也同梅克爾總理交談過。能感覺到,一年來,她對中國的瞭解進一步加深了嗎?

是的。在座的學者講,30年來中國的變化很大,儘管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法制,過去沒有法制,後來有了以刑法為主的法制,現在,包括民法、商法、限制政府濫用職權的行政法都有了很大進步。這都是事實,這些變化,梅克爾總理也都應該看到,瞭解到。

採訪人物:

展江教授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系主任。主要代表作品有《戰時新聞傳播諸論》(作者)、《新聞與大眾傳媒通論》(主編)等。他曾兩度會晤到訪中國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同她交流中國新聞領域以及其他社會領域的發展現狀。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