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塞道夫国際鞋展流行趨勢:點綴、多彩、個性
2009年9月18日德國杜塞道夫的國際鞋類展覽會是世界三大專業鞋展之一。在每年兩屆鞋展上,世界各地的業內廠商紛紛拋出自己的主打產品,以吸引潮人的眼球。危機期間,人們對流行趨勢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簡約風格似乎已退居其次,點綴、多彩、個性、自然、環保和舒適是本屆鞋展上的關鍵詞匯。Brand Masters GmbH經理和設計師弗朗克‧普倫策爾(Frank Prenntzell)表示,恰恰在危機時期,不少消費者對視覺衝擊力的要求更高。
普倫策爾表示:"我們對自己說,如果我們堅持走自己的路,注重產品的獨特設計,那麼危機對我們的影響就會少一些。我們一向注重產品的個性張揚,強調它們的獨一無二,這使我們在危機期間獲益不小,因為在經濟低迷時期,人們往往對新鮮東西,對有視覺衝擊力的商品產生需求。如果決定外出購物,就一定是自己不曾有過的,新的東西。"
普倫策爾在此所指的新既意味著革新二字。而革新的含義是豐富的。在顏色方面,除黑白土地色系列之外,漿果色調繼續走紅。海藍、寶石綠、粉紅、淡紫色系列繼續被潮人看好。唯一不同的是,新款鞋類的色調選擇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展示了業內人士對新色調的演繹和詮釋。
另外在細節處理上也增加了新的元素。比如普通的休閒球鞋加上了坡跟,鞋帶已不再是必須。印第安人的原始風格和古羅馬盛夏鞋款樣式再度風靡,與從前不同的是,新款鞋自然古樸外表背後往往隱藏著高科技:製革過程排除了有毒物質,材料可以進行再利用,甚至不必使用粘合劑。德國知名品牌生產商嘉寶(Gabor)第二代傳人和總裁賈保(Achim Gabor)強調了生態環保概念的變化。賈保介紹說:"製鞋業的生態環保概念已遠遠超出了上一世紀70,80年代的范疇。如今,可持續發展概念深入人心,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吃飯,穿著無一例外,生態環保已與高科技連在了一起。"
捕捉時代精神,提倡自然理念使製鞋商們面對新的挑戰。德國IMPULS企業的營銷部負責人賴特爾(Sascha Räther)表示,為了及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公司改變了提前生產的戰略。賴特爾說:"現在,消費者已不再提前一個季度進行採購,於是我們也改變了戰略,在冬季生產和出售冬季產品,夏季也是一樣。因為時尚潮流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會發生變化 ,我們現在的做法更能體現時代精神。"
當季生產和銷售只是戰略改變之一,在如何應對危機上,德國各企業紛紛想出自己的高招。歐洲高端休閒品牌Marc O'Polo原為瑞典企業,由於繼承人為愛遠走他鄉,另一位又不善經營,致使該公司落入德國人之手。公司公關部經理威爾登海因(Renate Wildenhain)女士說:"我們發現,凡是注重不斷革新的製造商和營銷商都不會在危機中倒下,比如在出售鞋類的同時,也一並出售相應的皮包、首飾等配件。那些不思進取的廠家和商店自然會被淘汰。"
革新也意味著改變生產基地,在這方面,已有50多年歷史的嘉寶企業堪稱典範之一:該企業老闆就將自己家人視為遊牧一族:"我們這個家族可以說是遊牧一族,上一世紀60年代,父親就將部分生產轉往奧地利,邁出了全球化進程的第一步。80年我們在葡萄牙下訂單,之後是印度、中國等亞洲國家。鑑於中國製鞋業生產成本的提高,我已在考試其他的可能性,惟有如此,我們才能滿足德國市場對價格的要求,價格和品質無論何時都是產品暢銷的關鍵。"
而國外訂單減少正是許多中國企業面對的難題。中國利亞國際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青對此就深有體會:"訂單減少對中國製鞋業的影響很大,不僅訂單減少,價格也更低,每個訂單變得更碎。經濟危機使歐洲人面對比過去大得多的市場壓力。另外,在付款條件下也有了變化:中方不僅要供貨,還要給賣方提供信貸支持。其實在接訂單生產方面,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幅員遼闊,90%以上的勞動力都受過教育,守紀律,也比較勤勞。另外就是中國的產業鏈配套好,在材料、港口和研發能力上,越南、孟加拉等中國周邊國家都難以同中國相媲美。"
參加本屆杜塞道夫国家鞋類博覽會的共有來自42個國家的1145家參展商,中國參展商則大多匯聚在國際鞋類大廳內。
作者:祝紅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