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日本為何成為東亞的防疫「差生」?

鄭仲嵐
2021年3月7日

新型冠狀病毒在2020年橫掃全世界,不只歐美先進國家都無法避免、連素有」衞生大國」之稱的日本,該年確診數也居高不下,一度在2021年1月單日連續破萬人。與同處東亞地區的中、台、韓國相比,日本在其它方面的應對是否出現些許不足?

https://p.dw.com/p/3qGRw
BdTD Japan Tokio | Eisbad mit Maske
東京民眾帶著口罩參加冬泳祈禱活動圖片來源: Kim Kyung-Hoon/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政府在3月5日拍板定案,宣佈原先預計在7日結束的"緊急事態宣言",將延長14天,到3月21日為止。首相菅義偉在日前的國會預算審查時也發言表示,延長緊急事態宣言有其必要性,也獲得醫療專家認同,包括擔當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政策分科會的會長尾身茂,也在接受答詢時表示是"正確選擇"。

然而,這樣的決定也讓許多中小企業與飲食業、觀光業者感到灰心,許多店家也表示,如果緊急事態宣言持續下去,許多店面都會出現生存危機。

日本自從1月8日實施"緊急事態宣言"以來,除了便利超商與超市外,各種店家營業時間原則只能到晚間八點為止、官方也宣導在家遠距上班,希望人流能夠抑制到平日的三成以下。

兩個月過去後,日本單日的確診人數也控制在千人以下,不過在其他縣市陸續解禁後,唯獨東京首都圈的"一都三縣"(指東京都、千葉縣、神奈川縣與埼玉縣)仍必須延長兩周,官方也不排除未來持續延長的可能性。

而究竟到延長到何時,官方才會正式解禁?許多記者在場紛紛提出疑問,菅義偉日前也只保守地說,須看東京的狀況後,再跟專家研究。東京都官方則認為,除非一周內單日平均低於140人、一周入院治療人數不足千人,才有討論解禁的空間。

蔓延一年破43萬例

從2020年1月14日爆出第一個病例來,日本在經過一年多後,確診病例已經超過43萬人。相較於鄰近的台灣,雖是同年1月21日爆出首例,但在經過政府嚴控下,至今確診總數仍未破千例。韓國跟中國則是在初期出現嚴重大爆發,但是在經過半年後,或多或少都慢慢控制下來,但日本在2020年底仍出現第三波疫情爆發。

直到進入2021年2月後,日本的新冠確診人數才又有下滑跡象。歸咎其主要原因,首先還是在當初政府的反應上,錯失了最佳良機。當時安倍晉三在2020年2月26日率先宣佈"自我約束"兩周後,原先官方就認為渡過危機,但病例卻仍在3月起開始爆發,讓官方不得不宣佈進一步從4月6日起實施兩個月的"緊急事態宣言"。

Coronavirus Japan Tokio | Berufspendler mit Masken
2021年1月初,東京新干線車站內的人潮圖片來源: Kaoru Tachibana/Yomiuri Shimbun/AP/picture alliance

然而,在實施緊急事態宣言時,仍是有不少店家照舊營業,當時因為沒有法源,政府也無從開罰。

事實上,日本跟德國一樣,都是當年二次大戰時期的主要侵略國,擁有強制動員戰爭的歷史背景。因此在二戰結束後,由西方國家輔導下所建立的新憲法下,賦予人民完全的移動遷徙自由。

而這樣的背景,在碰到新型冠狀病毒時,讓日本第一時間無法做出封城決定,只能依照東日本大地震(三一一大地震)時制定的緊急事態宣言條例,宣導人民盡量不要出門。但這樣的條例只能軟性勸導、無法強制開罰,讓疫情第一時間無法有效獲得控制,進而持續蔓延。

中央地方無法統一

其次是,日本沒有美國或台灣等類似疾病管制署(CDC)的組織。台灣跟香港等因為過去在2003年時有受到中國廣東的SARS流行影響,造成醫療人員與人民重大傷亡等教訓。台灣隨後由陳水扁總統委任當時衞生署長陳建仁等赴美學習美國的疾病管制控制程序,設立疾病管制署。

在這次的疫情蔓延時,台灣也第一時間設置疫情指揮中心,並委由衞生學者與醫學家進行發言與判斷,完全相信其判斷。但日本仍是由傳統官僚指揮,首相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後再做出決定,政治考量上仍優先於醫療考量。

Weltspiegel 17.02.2021 | Corona | Japan Tokio | Impfkampagne Gesundheitspersonal
2月17日日本一名醫護人員成為該國接種新冠疫苗第一人圖片來源: Behrouz Mehr/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中央跟地方的步調不一致,也是疫情無法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在這次的中央政府與東京、大阪的知事(當地首長)等特別明顯。日本長年實施地方自治,因此賦予地方首長很高的決定權,在這次疫情中,東京與大阪等主要城市的決策都比中央還快,反讓中央變成比較被動的角色。

東京跟大阪尤其是確診人數暴增區域,因此兩邊在對策防範與資訊的更新速度等,當初反應都比中央還迅速。台灣數位大臣唐鳳,在日本因為圍繞口罩APP的討論而成為討論熱點人物。時,當時東京就立刻委請她在新型冠狀病毒資訊網站上提供意見,後來東京也成為資料最率先透明化的自治體。

邊境檢疫較晚強化

最後,日本跟其他亞洲國家相比,確診數量居高不下的原因,還有在機場與港口邊境檢疫的慎重程度強化較晚,這點也被人所詬病。

當初在疫情蔓延時,日本仍對部分11個國家與地區開放商務簽證旅遊,入國時也只採取軟性地自主健康管理。官方雖然宣導入國不能搭大眾交通運輸,但實際上不少旅客入國後仍是直接搭電車。

而台灣則是從2020年3月起,對每個來訪的旅客實施兩周居家檢疫、並用電子圍籬與公務系統定時管制,不過卻也一度惹起爭議,認為侵害人權。

不過隨後,中國與韓國也都以此為基礎強化邊境管制與掌握入國旅客。而日本要到2021年1月後才一律實施旅客要核酸檢驗與強化居家隔離的防疫措施對策,相較起來已經太晚。

日本到最後一刻才強制邊境檢疫,主要原因也是想防範英國與南非的變種病毒。然而,在先前的半年多來,許多隱性的病毒帶原者,或多或少已經慢慢進入日本,讓病毒傳播的情況更惡化,日本的在野黨多次在國會就批評執政的自民黨,在邊境檢疫政策上反應過慢。

Japanische olympische Symbole
東京奧運前景黯淡圖片來源: Jiji Press Photo/dpa/picture alliance

顧慮奧運也是原因?

為何日本政府在邊境檢疫上太晚反應?許多專家學者紛紛認為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日本政府因為要舉辦東京奧運,當初意欲維持邊境開放的形象,讓疫情在2020年中最關鍵的蔓延時刻無法有效控制。

延伸閱讀:倒數半年 東京奧運「停辦論」衝擊菅義偉政權

日本政府始終希望能以開放觀光客來參加奧運作為最大前提,不過在3月初,國際奧會、日本奧會與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經過磋商後,認為開放觀光客來日本已經很困難,未來朝向無觀眾舉辦的可能性愈來愈大。

加上日本在2020年7月起,推出"Go To Travel"的旅遊獎勵活動,希望刺激經濟內需。不過在東京、大阪等疫情較嚴重的地區人民開始往外縣市旅遊後,無形間也增加了人與人接觸的機會,讓傳染的機率也高漲,直到第三波疫情嚴重後,這一活動日方才在2020年12月緊急喊停。

Japan Premierminister Yoshihide Suga
新冠疫情影響菅義偉內閣支持度圖片來源: Kazuhiro Nogi/REUTERS

過於重視經濟與醫療的平衡,讓日本政府在防疫上相對束手束腳,綁手綁腳,最後也造成三波嚴重的感染潮,第三波的2020年底與2021年初時,東京更一度逼近單日2500人確診、全日本也好幾天單日破萬人確診。因此,日本在1月以來的緊急事態宣言實施後,態度就格外慎重,不敢讓首都圈任意解禁。

而現在,日本新型冠狀病毒政策分科會的會長尾身茂也預估,疫情到年底都很難穩定控制。不只讓奧運的舉辦蒙上陰影外,連帶影響菅義偉內閣的信任,進而反映在10月的眾議院選舉上。這次的緊急事態宣言延長,對現在的政權來說,也是挽回人民信任的保衛戰。

重新倒數「2021的2020奧運」 日本人怎麼看?

© 2021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