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日程"引領德國數字時代
2014年8月1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聯邦政府拿出三招以便在政策上應對龐大的數字革命。第一招就是規定由經濟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部和內政部三個部聯合負責管理涉及多個領域的網路。第二招是在立法層面由聯邦議院設立了一個名為"網路和數位世界"的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議員向其它委員會提供創新想法。第三招就是"數字日程"。這項日程將於8月20日在內閣表決通過。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將這項日程描述為是對"深刻技術革命的回應","對德國而言是一項核心任務"。
告別"後純真年代"
對於柏林立法屆而言,網路在此之前都還只是一個邊緣話題。雖然網路查詢委員會負責調查研究數字時代為政界帶來哪些挑戰,但是這一委員會的影響力有限,也很難在社會上引起討論。只有數量有限的政治家真正瞭解知道網路带來的根本性挑戰。大量政客只是註册一個Twitter帳號,希望以此能顯示出自己和網路有著"親密接觸"。
2013年,隨著斯諾登揭露美國安全局竊聽全球的醜聞,大規模監視、數字戰等網路的"陰暗面"也隨之被揭開。斯諾登事件自然有它的政治後果:2014年3月德國成立了調查美國安全局和其它情報機構網路监視行動的調查委員會。網路一下子成為了具有爆炸性的政治事件。德國基民盟政治家亞爾琮貝克(Thomas Jarzombek)稱"後純真年代"開始了。
高速網路
在通往數字未來的道路上,德國經濟界遠遠領先於政界。高科技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卓富影響力的經濟行業。僅次於機械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已經成為德國工業界雇員人數最多的行業。為了實現長足的發展,德國急需向所有網路用戶提供更快的網速,更好的通訊基礎設施。另外新興創新公司(Start-ups)應該能夠更容易獲得資金注入,企業也應該更好地獲得免遭駭客襲擊的保護。
"數字日程"在聯邦議院通過前已經對外公佈,但是很多人感到失望,因為不少人對這項日程的期待要高於日程中包含的內容。日程草稿中明確指出,梅克爾政府在網路这項議題上首先考慮的是德國經濟。日程包含七章內容,前兩章分別是"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具體的措施和戰略目標則分別為:到2018年以前鋪設每秒數據傳輸流量至少達到50兆的網路、實現手機寬頻上網、調整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等內容。
德國的目標是成為歐洲數字經濟增長的龍頭老大,每年新創建的公司數量達到15000家。
斯諾登事件後平息情緒
"數字日程"除了關注經濟發展,還重視"對社會和經濟界的安全、保護及信賴"這類涉及數據安全和數據保護的話題。日程中指出,這些都是"貫穿數字化議題的核心問題"。斯諾登事件形成的社會震動將逐漸平息。德國也將通過"可信賴的硬軟體"打造為"全球第一大加密國"。
第一個"開放性進程"
日程中還有幾章,分別為"創新之國"、"數字社會"、"教育、研究和文化"以及"從歐洲和國際層面看待數字日程"。從這些標題上就可以看出,網路对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十分重要。
這份日程同時還將是一個開放性的進程。今後還會有更多新的內容被添加進來。
每年舉行的IT峰會為政界、經濟界和科學界的訊息交流提供了平台。
作者:Kay-Alexander Scholz 編譯:洪沙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