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頂之劍:德國在稀土等領域嚴重依賴中國
2024年3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進口的重要原材料包括銅、鋰和稀土。稀土又稱稀土元素(SEE)或稀土金屬,包括鈧、鈰、鉕、鋱、銩以及其他十二種元素。它們並不像名字所暗示的那樣罕見(最罕見的銩其實比金還要常見),然而其分佈方式幾乎不夠富集到可以實現經濟開采的程度。
上周,咨詢公司IW Consult以及弗勞恩霍夫系統與創新研究所(Fraunhofer ISI)受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研究部門(KfW Research)委託,發表了一份有關進口研究的報告,探討了其對價值鏈和就業的影響。該報告對銅、鋰以及稀土這些對未來關鍵技術至關重要的原材料進行了分析。
該研究表明,德國製造業近三分之一的毛增值總量來自銅製品的生產。10%的增值收益來自鋰製品的生產,22%來自含有稀土的產品。其中汽車製造商及其零件供貨商,電氣、電子和光學產品製造商尤其依賴於進口。
原材料市場由少數幾家擁有大市場份額的供應商主導——這一事實加劇了對進口的依賴。最大的稀土礦藏位於中國。格陵蘭、加拿大和瑞典的礦藏尚未得到充分勘探,因而無法量化其儲量。
德國幾乎三分之一的鋰,19%的銅以及稀土進口被認為存在風險。鋰和稀土金屬的三大供應商市場份額超過80%。對德國市場尤其重要的是俄羅斯的銅以及智利的碳酸鋰,後者佔德國碳酸鋰進口總量的72%。德國在稀土進口方面仍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中國保持高度依賴——德國稀土進口量的84%來自中國。
程度甚於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部門負責人馬蒂亞斯‧瓦赫特(Matthias Wachter)也注意到了這種依賴性。他對德國之聲說:「與俄羅斯天然氣相比,德國對中國非能源類原材料的依賴更大。」他表示,採礦、精煉以及貿易產品的進口已具「最高風險級別」。其危險性「並不在於這些原材料的可獲得性」,而是其在中國勘探特別是後續加工的集中度。這種高度依賴容易讓人受到威脅和敲詐。中國通過對一些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已經表明,它可以調控這些關鍵領域。」
來自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其子公司IW Consult是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的高級顧問科尼利厄斯‧貝爾(Cornelius Bähr)向德國之聲指出,未來對原材料的需求可能會不斷增加:「比如用於電池生產的鋰。」他也證實了瓦赫特的擔憂:「另一個風險因素是對單一國家的高度依賴,例如鎵、鍺或石墨主要都從中國進口。這種風險尤其令人擔憂——如果這些國家開始威脅實施戰略性貿易限制的話。」
瓦赫特表示,目前的交付中斷「尚未達到危急水準」。但可靠的供應鏈是「完全談不上的」。眼下阿拉伯半島的胡塞叛軍在向世界展示「全球貿易的脆弱性」。貝爾也指出了供應鏈中的政治風險。比如「中美貿易爭端,以及中歐貿易爭端。這會導致相互限制出口,或至少威脅進行這種出口限制。」
出路何在?
「確保原材料安全性需要考慮從開采到進口半成品的整個價值鏈。」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首席經濟學家弗裡奇‧科勒-蓋布(Fritzi Köhler-Geib)得出這樣的結論。她說道:「彈性的、穩定抗干擾的原材料供應起初可能會帶來成本,但最終而言它是實現綠色和數字化轉型的先決條件。」
瓦赫特也指出「我們不應該自欺欺人:減少依賴性並建立更多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關鍵是「實現供應國多樣化以及新產能的開發。加強本國資源開采或生產也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與普遍看法相反,德國實際上在許多原材料上儲量豐富。」
貝爾敦促德國必須採取行動,「令供應國多樣化、找到關鍵原材料替代、擴大自有資源,以及加強回收利用。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合適的區位條件(比如能源成本)和民眾的接受程度。」
原材料供應中斷後果嚴重
瓦赫特呼籲德國經濟進行更廣泛的佈局:「供應鏈缺乏多樣化危及德國的供應安全。即便不對最壞情況造成的經濟後果進行評估,我們也完全可以想見,德國作為工業國家的區位優勢和繁榮將會受到嚴重威脅:沒有原材料,工業企業將無法運轉,氣候目標也無法實現。」
「如果無法獲得原材料供應,就會出現無法進行相應工業生產的風險」,貝爾舉例說道:「缺乏鋰供應,就無法進行電池生產,電池必須進口,但如果電池無法進口,就無法生產電動汽車。隨之而來的是德國產業價值的下降和就業崗位的流失。」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