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評中國異議作家無法參加法蘭克福書展活動
2009年9月10日《科隆城市導報》和《法蘭克福評論報》同時發表了署名Bernhard Bartsch的文章"邀請一下子沒了",文章寫道:"法蘭克福書展發生了第一起醜聞。貴賓中國試著以一切手段阻止問題作家戴晴前來。中國當局讓發給這位女作家的邀請函簡單地消失。
"由於人們知道中國在言論和新聞自由方面的不佳形象,主賓國中國的組織者本想在這個大會上展示它的開放性。協調這個活動的彼得‧裡普肯說:"這個研討會是法蘭克福書展的傳統項目,中國人在考慮了很長時間後才表示願意共同主辦這個活動。"在可以提名自己的大會發言人的前提下,北京不僅同意讓中國持批評態度的發言人文化學家王輝等發言,並接受德國筆會中心為共同主辦機構。而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國內是不承認筆會的……然後到了戴晴也要參加的時候,北京的的容忍度看來是到了極限了。"
奧地利《標準報》據法新社報導發表了題為"法蘭克福書展刪索(新聞與文化檢查)醜聞在擴展"的文章,文章寫道:"在中國的強大壓力下,法蘭克福書展組織者也取消了對中國流亡作家貝嶺參加周末國際研討會的邀請。這位流亡在美國的作家和出版家周四在電話中告訴德新社駐北京記者,該項目負責人彼得‧裡普肯周三憂心仲仲地告訴他,'情況非常困難''。他對貝嶺說:'請不要來。"否則會發生一場傷害研討會和法蘭克福書展的衝突。中國官員們,甚至著名作家莫言都不願意跟他待在同一個房間裡。他2000年因'非法出版物'在中國被監禁,在美國的幫助下,他在短時間監禁後被釋放並驅逐到美國。
"經常發表批評性言論的北京哲學教授徐友漁也說中方阻止了他的與會。但德國組織者卻說,並沒有邀請他。"
《法蘭克福匯報》以"中國登場前的刪索醜聞"為題的文章中寫道:"中方抵制該活動的威脅最終讓法蘭克福書展屈膝:為了避免一場衝突,本來要來參加周末在法蘭克福舉行的中國研討會的中國問題作家戴晴的邀請被取消。
"這個醜聞讓人們提前品嘗了書展上進一步衝突的苦澀前餐。法蘭克福的主賓國合作夥伴偏偏是中國的最高審查機構,新聞出版總署。德國筆會中心也陷入了一種困境。儘管為言論自由和受迫害作家鬥爭是筆會的任務,但這個協會卻不得不無能為力地看著一名中國記者出於政治壓力和德國方面的容忍而被關在門外。
"中國的審查部門和安全部門對批評聲音的態度還可以強硬得多,這是中國筆會(前)會長劉曉波一案所證實的。劉從2008年12月來就處在監禁中。他和中國受壓作家的命運是否會在研討會上談到,還有待觀察。"
《世界報》發表署名Johnny Erling的文章,標題是"書展:中國刪索的第一例罪案"。文章寫道:"在法蘭克福書展開幕一個月前,組織者們發現,他們把中國定為主賓國是請了一個難辦的夥伴,是把許多矛盾衝突纏到自己的脖子上。通過阻止因三峽工程環境問題的批評和社會問題報告文學聞名於全世界的記者和作家戴晴前往德國,(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再次讓它作為審查機構的名聲大放光芒。以'中國與世界-感知與真相'為題的研討會這個周末將在法蘭克福舉辦,人們本想讓總共由700個報告、活動和討論會構成的主賓國活動有一個積極的開端。共同組織這次會議的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卻讓這些設想成為泡影。
摘譯:平心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