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西方抗衡中國離不開印度
2023年12月1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以"印度不再遊走於陣營之間,而是成為一個對西方友好的巨人"為題,刊發了由退休駐華記者Urs Schoettli撰寫的評論。作者指出,面對中國的擴張姿態,印度與美國正在接近,因為華盛頓需要新德里這樣一個印度洋地區的可靠夥伴,而印度也需要一個海洋超級大國為其撐腰。
"人們很喜歡拿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人口超過十億的大國進行對比。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傾向民主的人士,也普遍對印度持批判立場。在對比中印兩國在基建、工業、城市化方面的成就時,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中國實際上全面領先。"
"我們也時常聽到一種說法:對於印度這樣的國家,民主制度堪稱奢侈。確實,對於窮人而言,生活在中國要好過生活在落後、迷信、仍然陷於種姓制度、暴力盛行的印度廣大農村地區。掌握絕對權力的中國共產黨取得了一張令人信服的現代化成績單,而印度各黨派則在國家及地方層面上輪換,普通人的生活卻沒什麼改善。"
作者隨後筆鋒一轉,指出印度的國際形象正在隨著中國與西方衝突的加劇而迅速改善。"近年來,中國急速提升了海軍軍力,大幅加強了對南海周邊國家的地緣政治挑戰。北京尚無法挑戰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的地位,但已經有許多美國軍事專家警告說,中國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時間已經不再是遙遠的未來。"
文章認為,美國要想軍事遏制中國,就離不開在亞太地區的兩個大國:日本和印度。"印度無法獨自抗衡中國的海上實力,但是我們必須考慮一點:比起傳統的陸軍國家中國,印度在海軍運用方面有著更為豐富的經驗。這種經驗某種程度上甚至能追溯到英國殖民時期。誠然,中國擁有無可爭議的財力和政治意願來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但是硬體並非全部。"
"現在,印度和美國正在考慮出台一份計劃來和中國的一帶一路分庭抗禮。如此雄心勃勃的計劃中,印度洋地區、尤其是印度次大陸將扮演核心角色。各國對這份計劃的政治、外交、經濟、財政投入表明,這絕非是一時興起。"
"這意味著,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和一個出於利益考量而顯示善意的印度打交道。考慮到富有影響力的印度精英階層在文化上親近西方、尤其是親近英美,西方與印度的接近就更顯其價值。習近平治下的中國顯然正在尋求意識形態的衝突,有鑑於此,長期地親近印度必然也對歐洲有著很大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價值。"
《明鏡周刊》旗下的《經理人雜誌》以"什麼才是真正的'向中國學習'?"為題,刊發評論指出,許多德國企業都在試圖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以在龐大的中國市場取得業績,但是這遠遠不夠。作者認為,尤其是作為德國經濟命脈的汽車廠商必須學習中國競爭者的"軟體優先"思維。
"中國廠商的一個重要優勢顯然是其在威權體制內的嵌合度。威權中國也同樣用威權的方式來推動中國電動車產業取得成功。不過,中國模式顯然在德國不具備太大的可行性,畢竟,在勞動時長、環境保護等基本價值觀以及體制問題上,我們和中國迥然不同。"
"中國企業的成功與電動車產業息息相關。很早以前,人們就認識到了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重要性以及競爭激烈程度。德國大眾、奧迪等廠商現在也已經和中國廠商結成聯盟,希望以此來彌補自己的落後。不過目前看來,這樣的結盟似乎只是為了保持自己在一個爆發式增長市場不至於掉隊。由此看來,許多德國駕車者的第一輛電動車很有可能是比亞迪或者蔚來生產的。"
"就在最近,中國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歐洲車企投資中國說明了'對中國智慧型電動車技術以及巨大市場機遇的認可'。許多人依然只聽到了巨大市場機遇,卻忽略了'智慧型'一詞。德國車企高管此前爭先恐後前往上海車展,也想要取得中國競爭者的成就。而這種成就首先就來源於基於軟體的創造價值。汽車產業以往是由硬體主導推動的,德國在當今軟體領域的步履蹣跚,也並不僅僅限於汽車產業。"
作者隨後抨擊了大眾等德國企業至今仍將軟體開發視作"配角"的思維方式,指出在當今的中國工業界,軟體已經至少上升到了和硬體同等的高度,而這必然會帶來流程乃至認知方面的劇變。"中國人其實並沒有發明這一切,他們只是堅定地貫徹了這一切。中國體系學會了這一點。所以,要想向中國人學習,就必須要先學會學習。"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