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正在降溫的國際體壇「中國熱」
2021年11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認為,國際女子網球協會的強硬立場,很可能也是國際體壇轉變思維方式的開端。這篇題為《告別中國》的評論中寫道:
"直到前不久,擁有十四億人口的中國,仍被國際體壇視為潛力無窮的巨大市場。對於各類體育協會來說,進軍中國的主要目的,與其說是要發掘優秀選手,倒不如說是要開發這裡的消費市場。為此目的,同其他經濟領域一樣,道德倫理方面的顧慮也被體育界悄悄地擱置了一旁。
而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經歷,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捫心自問:同我們承擔的風險和蒙受的形象損失相比,我們獲得的這些利益真的物有所值嗎?而新冠疫情的爆發,更加重了人們的顧慮。畢竟到中國淘金也變得並非想像的那麼容易。同世界各國一樣,中國的經濟也受到了疫情的重創。體育界的合作夥伴對此深有體會。得益於蘇寧易購集團的鼎力支持,去年春季國際米蘭時隔11年之後,重新奪回了意甲冠軍。但現如今,蘇寧易購已經不再提供贊助,國際米蘭也不得不靠出售盧卡庫等熱門球星以解燃眉之急。英超也正在同陷入經濟困境的蘇寧易購打官司,因為該集團拒絕支付一筆價值兩億五千萬美元的電視轉播費用。"
評論寫道,國際奧委會顯然已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北京冬奧會。畢竟單單賽事傳播一項,就可以給奧委會帶來15億美元的進項。相比之下,在彭帥事件上背上中國政府幫兇的罵名又算得了什麼呢?評論接著寫道:
"國際奧委會的做法同過去幾年地緣政治的發展背道而馳。以調查國際趨勢而著稱的美國皮尤中心寫道,對中國的一般性看法正在急劇惡化。2018年,認為中國是敵對國家的受訪者佔比為46%,而現在,這一比例已飆升至67%。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國際社會應該對中國大聲說不。國際女子網球協會的強硬做法,恰恰符合這一時代潮流。不過,該協會之所以能夠如此強硬,也是因為中東地區近來對承辦女子網球賽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際女子網球協會的做法可以說是道義層面上的'逃出狼穴,又入虎口'。"
德國反興奮劑中心提請參加北京冬奧會的德國運動員注意,在華期間應盡量避免肉類食品,以免陷入興奮劑嫌疑。因為中國的肉類產品中經常含有禁用的克倫特羅(瘦肉精)。《明鏡》周刊報導稱:
"科隆的科學家在進行相關研究時,對剛剛從中國返回的遊客進行了尿樣檢測。科隆生物化學研究所的戈耶爾( Hans Geyer)表示:'相關檢測顯示,素食者之外,絕大多數受檢者的結果都是陽性。所以,我們意識到,這對運動員來說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戈耶爾解釋到,克倫特羅會讓肉變瘦,並加快肌肉生長,因此中國的養殖業會用到克倫特羅。
國際奧委會則在總部洛桑表示,他們已意識到這種風險的存在,並強調為奧運村提供高質素飲食是'最重要的事項之一'。負責奧運會興奮劑檢測的國際檢測機構Ita也表示:'北京冬奧會組委會已意識到了上述問題,並證實會確保奧運會肉類食品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儘管如此,德國反興奮劑中心還是認為小心為妙,該機構呼籲運動員在北京期間要避免吃肉,而盡量通過其他方式獲取足夠的蛋白質。"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