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政治效忠與經濟繁榮無法兼得
2024年2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一場球星梅西缺席的足球賽,竟演變成了喧囂一時的國際事件,香港一些政治家的表態也讓人聯想起北京的戰狼外交官。這篇題為《為身份認同而掙扎的香港》的評論寫道:
"多年來,西方品牌和明星們同中國打交道總是謹小慎微,猶如走鋼絲,他們生怕在公開露面或廣告宣傳中觸碰了中國民族主義的敏感神經,並由此成為政治敵意的犧牲品。
而在以'亞洲世界之都'自詡的國際大都會香港,以前並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這座擁有750萬人口的城市,在政治、文化和社會各層面都曾經更接近於西方,而和共產黨治下的中國則大為不同。1997年,英國將主權交給中國之後,香港在很長時間內依然如此。然而,近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香港的政治家和官員們爭先恐後地取悅北京,並開始自覺地運用北京的民族主義言辭和宣傳方式。
例如,香港經濟促進局的官員在公開活動中,會大量引用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20大講話,強調第14個五年計劃對香港的重要意義,並一再感謝祖國對香港的支持。"
評論指出,一方面香港的內地化進程在不斷加速,另一方面,香港也希望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但兩者兼得談何容易,畢竟國際企業和基金最看重的是政治路線的可預測性。
"香港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雖然習近平曾多次強調,香港應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並實行高度自治。但人們卻有理由對他這番表述提出質疑。畢竟習近平在歷次講話中都會強調發揚'中國特色的金融文化'、要避免'對利潤的片面追求'等等。恰恰是對利潤的追求,給香港帶來了財富和繁榮。
除此之外,習近平還一再向世人表明,對他來說,國家安全要比經濟繁榮更為重要。對於香港這樣一個得益於開明和交流的國際金融中心來說,這樣的施政方針無異於一劑毒藥。"
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兩周年之際,德國電視二台網站發表長文分析了俄烏戰爭走向對中國的影響。文章寫道:
"美國戰爭研究所發出警告稱:如果西方拋棄烏克蘭,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一旦俄羅斯獲得勝利,美軍及其隱形轟炸機將不得不從印太地區撤離,並轉移至東歐。此舉將大大削減美國的實力,使中國得以展示其權勢地位,並有可能會攻佔台灣。美國將被歐洲纏身而無暇他顧,北京則會趁機擴張領土和勢力範圍。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兩國就為此舉行隆重的慶典活動。拋開俄烏戰爭走向的各種猜測不談,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國絕不希望俄羅斯在烏克蘭戰敗。"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