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德國企業在中國的「冒進路線」

2023年4月7日

《明鏡周刊》發表分析性文章指出,雖然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風險正變得越來越高,但是由於高額利潤的誘惑,很多企業不惜「鋌而走險」。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冒進路線」令柏林政府大為光火。

https://p.dw.com/p/4Pocg
巴斯夫將在2030年前投資100億歐元在中國湛江建生產基地。
巴斯夫將在2030年前投資100億歐元在中國湛江建生產基地。圖片來源: Uwe Anspach/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不久前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召開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與會的境外代表超過百位,均為世界500強或行業領先企業的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主要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國際著名學者。這當中也包括安聯保險、寶馬汽車和西門子公司在內的德國企業的高層管理者。

《明鏡周刊》發表的文章指出:「沒有人想失去中國市場,因為幾乎找不到與如此利潤豐厚的市場並駕齊驅的替代品。但與此同時,在中國做生意也變得更加困難。中國產的電動車和太陽能設備不僅價廉,而且一部分已經可以和德國工藝比肩。此外,每家企業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被捲入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權力鬥爭中。另外綠黨籍的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對北京採取的強硬態度也讓德國工業界無法感到輕鬆。」

文章寫道:「去年德國對華投資增加了72億歐元,創下歷史記錄。這些投資主要來自於德國的大型企業:大眾汽車、寶馬、戴姆勒和巴斯夫。」

《明鏡周刊》引述德國工商大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晏思(Jens Hildebrandt)的看法說:「部分投資用於 『對沖外部風險』。關鍵的初級產品現在最好是在當地生產。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規避懲罰性關稅,在世界大國之間發生重大衝突時,可以保障價值鏈完整。」

但是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則表示,中型企業缺乏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財務實力,所以更傾向於轉移到其他國家,例如東南亞。他說,許多企業已經按下了在中國投資的「暫停鍵」。

去年媒體報導稱,巴斯夫將在2030年前投資100億歐元在中國湛江建生產基地。《明鏡周刊》寫道:「巴斯夫CEO薄睦樂(Martin Brudermüller)為這個極具爭議的投資計劃大力辯護。他在最近一次接受採訪時說:『風險存在嗎?當然存在。那麼(中國)武力攻擊台灣的災難性風險存在嗎?當然也存在。最壞的情況下,巴斯夫會在中國損失一切。』他接著說:『如果真發生了,那遇到麻煩的也不只是我們一家企業了。』」

然而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則希望減少德國企業在中國的集群風險。文章寫道:「副總理(哈貝克)在一個小圈子裡對薄睦樂和巴斯夫在中國投資100億的決定表達了不滿。……為了能脫離中國一點點,哈貝克走了半個世界,尋找新的能源夥伴關係。他甚至重新分配了對工業博覽會的支持,更樂於支持印度或杜拜,而不是中國。經濟部的官員甚至考慮禁止企業在中國基地投資關鍵性技術的研發。到目前為止,只有中國投資者想要收購一家具有戰略意義的德國公司時,經濟部才會做出如此嚴厲的干預。」

馮德萊恩前往北京前做出的一些對華表態令歐洲很多企業感到不安。
馮德萊恩前往北京前做出的一些對華表態令歐洲很多企業感到不安。圖片來源: Ludovic Marin/Pool AFP/AP/dpa/picture alliance

本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法國總統馬克宏一起前往中國訪問。《柏林報》撰文指出,德國和歐洲商界的主要代表對馮德萊恩行前做出的一些對華表態感到不安。文章寫道:「上周,馮德萊恩指責中國代表了『世界秩序的另一種設想』,她還宣佈歐盟重新定位對中國政策。特別是根據馮德萊恩的設想歐中經濟關係應該得到徹底解決,因此德國和歐洲商界的主要代表對她的表述表示高度關注,並暗中詆毀馮德萊恩本人是『貿易壁壘』。」

「根據馮德萊恩的設想,今後不僅是中國在歐盟的投資,而且歐盟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也必須先獲得批准,當然也可能被禁止。這些聽起來並不像商業自由的干預措施令歐盟很多企業感到不安。巴伐利亞一家中型企業的負責人近期在接受一家廣播電台採訪時說:『我們能不能不像二戰後作為一個領先的工業國家那樣進行貿易和投資?還是我們要繼續像出於對末日的恐慌而在瓷器店裡大肆破壞?』」

文章寫道:「馮德萊恩沒有提供答案,她只是強調沒有忘記與中國徹底脫鉤。馮德萊恩說,中國的崛起帶來了『世界政治的決定性時刻』,要求歐盟『以共同的意志』『團結應對』。」

中國電動汽車挺進歐洲市場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