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德國人如何才能有資格要求中國減排?
2019年7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報》以"是時候出台禁令了"為題,刊發社論指出,民選的政府,也必須要有勇氣冒著得罪民眾的風險,去限制民眾的部分權利,從而實現必要的氣候保護目標。
文章認為,如果德國民眾依然堅持既有的高排放生活習慣,就沒法去說服中國人減排。
"人均每年排放將近十噸二氧化碳的德國,在自己大幅削減排放之前,幾乎沒有什麼資格去要求中國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中國,人均排放大約在7到8噸之間,依然低於德國。不過,從總數上來說,中國的排碳量卻是最大的,而且北京依然在繼續興建電站、工廠。要是繼續這樣下去,全球升溫不超過1.5度的目標就無法實現。根據德國環境部的數據,即便是為了遵守具備國際法效力的2攝氏度目標,全球人均碳排放也必須降到每年2噸以下。"
"但是中國以及印度等較貧窮的國家則在爭取像西方國家那樣的生活水準和經濟增長。他們確實有權這麼做。所以西方必須大幅削減自己的水準。如果只是抬高污染的成本、希望市場能夠調節一切,這是遠遠不夠的。這也不公平,因為此類策略只會讓當前本就沒有太多資產的人承受負擔。所以,我們更需要對貧富人群一視同仁的規則。"
作者認為,當前資本主義制度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基本機制,無力在氣候危機的時代實現對住房、交通、糧食、數字化等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全方位調控。因此,必須要依靠議會授權、專家制訂的全面理性方案,其中將包括強制淘汰煤電及燃油汽車、提高肉類價格、限制乘坐飛機旅行等手段。
"我們社會必須認可這一點:這些措施將是不可避免的。消費者也有責任在力所能及的范疇內採取行動。普通人也必須授權民意代表來制訂必要的規則。如果有人認為,這是在限制自由,他說得沒錯。但是,沒有人有權去要求'只要我有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的自由。這種觀點以前就是不負責任、甚至是反社會的。而在氣候變化的時代,這種觀點更是應當被埋葬。當然,我們絕對不能建立一個生態獨裁製度。但是,即便在一個民主化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下,個人自由的邊界,也應止於全體人的生存基礎受到威脅之時。"
柏林出版的《焦點周刊》網站則刊登了一篇由科隆大學政治學教授耶格爾(Thomas Jäger)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以"歐洲在'美國優先'、'中國優先'、'俄國優先'之間被碾碎"為題,指出美中之間的爭霸,很有可能像當年冷戰時的美蘇爭霸一樣,對全球所有國家間的外交關係都構成深遠的影響。這也關係著德國的福祉。
"川普总統面對全球格局的劇變,給出了一個明確的解答:美國優先。即便面對阻力,他也要擴大美國在經濟與軍事方面的領先優勢。他的理念是:美國越強大,就越不需要去考慮別人。"
"中國國家主席也有一樣的想法。他拿出的方案儘管名叫'中國製造2025',但是實際上就是'中國優先'。習近平的目標是:顯著縮小與美國的軍事差距,並且在經濟與科技方面超越美國。中國不願繼續特別關心別國的感受--尤其是美國的感受。北京現在想讓其他國家重視中國利益。"
"俄羅斯總統普丁沒有中美那般的經濟實力,他主要依靠的軍事力量。但他的觀點也和川普、習近平沒什麼兩樣:'俄國優先'。俄羅斯在國際危機中不能被他人所忽視,俄羅斯的周邊不能有其他國家的影響力。"
"然而'歐洲優先'或者'歐盟優先',則並沒有得到貫徹。歐洲人至今還在考慮,究竟應該如何應對國際新秩序。"
"如果歐洲不想在東西方之間被碾碎,就必須努力確保歐洲利益為他人所尊重。在國際社會上,沒有任何歐洲以外的國家或者國際組織會為歐洲利益發聲。然而,目前正顯得分裂的歐洲,自己也無力實現這一目標。"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