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北京希望重振經濟
2023年8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習近平治理下的中國,私營經濟一直在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圍堵下艱難度日,儘管近來中南海推出的新措施聽起來十分悅耳,但私營企業的處境能否得到實質性改善仍非常值得懷疑。這篇題為《北京令企業和消費者感到不安》的評論寫道:
"即使北京確實有改變經濟政策的誠意,但中國的基本問題並不會因此發生變化:黨的政策瞬息萬變,令人無法規劃未來。中國政治的多變性,令企業和消費者感到不安,也使人無法制定投資決策和長遠的營商規劃。在一個以制定五年計劃而聞名的國度裡,人們卻無法規劃未來,這種現狀值得共產黨深刻反思。
北京正在將運動式的施政模式推向極致。這一點在高科技領域得到充分體現:高科技企業一度曾被視為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象徵,然而轉瞬間他們卻又成了黨國眼中十惡不赦的罪人。政府的高壓之下,阿里巴巴集團最終宣佈分拆解體。現如今,包括黨的最高權力核心-中央政治局突然又開始對大型高科技企業贊不絕口。
這讓人如何相信黨的領導呢?領導人的哪句話才是真心話呢?他們的話又有多久的有效期呢?無論在政治層面,還是社會其他層面,黨隨時隨地都會發起這類運動。其中最極端的例子就是所謂的'清零運動',所有人、所有領域、包括經濟屆,都必須服從戰勝新冠病毒的需要,儘管完全消滅病毒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實現的目標。當這種瘋狂行為實在無法繼續下去的時候,北京的目標又突然從'零病例'變成了'零防疫'。緊接著政府又要重振經濟,似乎經濟是一盞借助按鈕就可以開啟和關閉的電燈。"
評論指出,黨的朝令夕改令人們陷入了無助和迷茫的境地,而黨又在施加壓力,迫使人們順從政府意願。
"北京運動式的經濟政策使中國根本性的問題得到凸顯。例如,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黨的所有指令都會將'習近平思想'及其他黨的術語放在首要位置。
令人疑惑的是,作為提振經濟的措施,政治局計劃擴大'應急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建立大規模隔離設施,以應對未來的疫情。瘋狂的'清零'行動似乎隨時都可能捲土重來。情況甚至會變得更加糟糕:一些中國觀察人士甚至認為,應急基礎設施是習近平推動備戰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商界也會參與其中。"
7月31日,中共中央軍委宣佈,火箭軍司令和政委雙雙易人,這也間接證實了一段時間來中國軍界高層人事變動的傳言。 《新蘇黎世報》就此寫道:
"由此看來,中國軍方上個月連續召開兩次會議,要求高層軍官嚴守紀律,也就不足為怪了。軍委主席習近平要求軍官們著手解決各級黨組織中長期存在的 '棘手問題',以強化黨對軍隊的'領導'。中央軍委還希望建立軍隊風險預警系統,並宣佈將對過去幾年中的軍備採購工作進行審查。
目前尚不清楚更換火箭軍兩名高級軍官是孤立事件,還是軍內展開更廣泛反腐行動的開端。據報導,與火箭軍有關聯的一些低級軍官早在去年年底就已被捕。如果相關報導得到證實,則說明中國軍隊正在開展一場廣泛的清洗行動。
6 月初,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宣佈,自去年 10 月底黨代會以來,已有 39 名高級軍官和政工幹部被捕。該委員會是黨的最重要反腐機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