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利用墨西哥作為進入美國的門戶

2024年1月22日

德國《經濟周刊》注意到,中國多家電車生產商紛紛湧進墨西哥,不僅在那裡出售,也在當地設廠生產,此舉已引起美國的高度懷疑。《法蘭克福匯報》指出,使用中國生產的廉價產品推動能源轉型,也許不是壞事。

https://p.dw.com/p/4bYaf
比亞迪已進入墨西哥市場
比亞迪已進入墨西哥市場圖片來源: BYD Company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的鄰國墨西哥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旺盛,這多少要歸功於許多外國汽車廠商在那裡安家落戶。德國《經濟周刊》發表"中國利用墨西哥作為進入美國的門戶"一文指出,中國也發現了墨西哥的地理優勢。

中國五、六個電動車品牌已在墨西哥銷售,其中三個已建有分廠,還有一些正在為建廠談判。"在美中進行貿易戰的時代,這類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有著更深的含義。美方代表擔心,中國企業會將墨西哥 - 美國目前最大的貿易夥伴,當成進入北美的門戶。中國不僅是全球電動車最大的生產商,也是電動車所需電池最大的供應商"。

文章寫道,衛星圖片顯示,在一些城市的邊緣地帶,車行一家接著一家頻繁出現。"在百萬人口的大都市普埃布市,五家中國車商門挨著門銷售他們的汽車。名爵和Omoda捷足先登,2023年半年內,奇瑞、比亞迪和長城也趕到該市。那裡,德國大眾公司曾一直生產著具有傳奇色彩的甲殼蟲小轎車,但去年關閉了生產線。"

"中國車商不僅僅將成車運送到這個拉美第二大經濟體,他們正更多地在當地設廠。北汽的子公司福田公司生產卡車、巴士和SUV,早在2019年已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建立了工廠。江淮汽車和陝汽重卡也先後登陸墨西哥。"

"華盛頓希望阻止來自中國的電動車流。據《金融時報》報導,過去數月裡,墨西哥官員已多次表達中國大筆投資可能招致美方不快的擔憂。"

墨西哥必須顧及美國的感受,"墨西哥依賴同美國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三分之二的出口產品銷往美國,3700萬有墨西哥血統的人生活在美國,他們每年往家鄉的匯款額高達近600億美元。

蓬勃的經濟發展以及汽車行業的興旺,為墨西哥增添良好的就業位置。汽車行業在該地發展並不是新事,新的卻是它的規模。"

來個"韌性獎勵"(Resilienzbonus),否則,歐洲的光伏板生產商將會倒閉
來個"韌性獎勵"(Resilienzbonus),否則,歐洲的光伏板生產商將會倒閉圖片來源: Meyer Burger Technology AG

"我們需要自己的太陽能電池板嗎?"

《法蘭克福匯報》日前發表評論這樣問道。德國需要能源轉型,但綠色能源的技術和產品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中國人手中,就光能領域,能源轉型關鍵產品的80%依賴中國供應。德國廠商在這一背景下向政府建議道,為每個在自己房屋上安裝昂貴德國產品的私人住房以及光能園區制定優惠政策,比如給予每度光伏電來一個"韌性獎勵"(Resilienzbonus),否則,歐洲的光伏板生產商將會倒閉

文章寫道,支持者認為,獎勵勢在必行,因為在中國和美國同類工業都得到政府的高額補貼,同樣是Meyer Burger工廠,在德國面臨倒閉,在美國的分廠則拿到國家的補助。

"類似的問題在其它重要產品領域也處處可見。歐洲風能產業因中國的國家補貼及傾銷面臨重大威脅,中國還對電池以及汽車行業進行大手筆補貼,正因如此,歐洲正在籌劃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以懲罰性進口關稅,並同時資助歐洲電池廠商如Northvolt在德國建廠"。

不過,對歐洲當地產品給與補貼的措施,不是沒有反對聲音。很簡單,"如果政界堅持只發展當地的光能、電池以及風輪等產品,那麼能源轉型及氣候保護將會更為昂貴,也會更複雜。德國的電價在沒有'韌性獎勵'的情況下已經居高不下,而歐洲的電動車相比也價格偏高,許多客戶希望能夠買到價格低廉的中國電動車,懲罰性關稅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換言之,人們的理由是,如果北京政府使用他們納稅者的錢,讓我們(在歐洲)買到價格更優惠的中國產品,這其實是一個好消息。"

專家稱中國正在大力減少碳排放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