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資大採購 究竟圖個啥?

文山(摘編)2016年3月30日

德語報刊周三關注了中資企業在海外的大規模收購潮,想探究中國的目的究竟何在。

https://p.dw.com/p/1IMHd
China Anbang Insurance Group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ei Kesi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周三以"低調的安邦想幹什麼?"為題,注意到了安邦集團正在競購喜達屋飯店集團(Starwood Hotels)。文章寫道:

"中國企業想要收購美國企業,這是一個引人關注的事件。這些天,中國的安邦保險集團正在競購喜達屋飯店集團,這牽動了華爾街的神經。2015年底,萬豪國際(Marriott)已經對喜達屋集團提出了報價,隨後中國安邦提出了更高的收購價。然後,萬豪再一次提高報價,但又被安邦的新報價壓過。在中國,安邦集團在吸納客戶資金時表現地非常強勢。比如,安邦的人壽保險回報率很高,從而能夠吸引客戶。但是,高回報率的產品,其所需的資金也總是要從某個渠道賺得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回報率產品得以持續。此前,安邦已經收購了紐約的華爾道夫飯店(Waldorf Astoria),現在還想通過收購喜達屋來進一步拓展其在美國的投資組合。"

New York Fassade Hotel Waldorf Astoria
安邦保險集團收購了紐約的華爾道夫飯店圖片來源: Imago/Frances M. Roberts

"不少分析人士都由此回想起80年代,那時,日本企業大舉收購了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好萊塢的工作室等資產。而在現今的競購喜達屋一案中,引人關注的不僅僅是中國收購方可疑的動機,還有喜達屋集團出售的原因。該集團屬下擁有喜來登(Sheraton)、威斯汀(Westin)、艾美(Le Méridien)、瑞吉(St. Regis)、W飯店(W-Konzept)等多個連鎖飯店品牌。分析人士認為,喜達屋集團正成為自己成功戰略的犧牲品。其他更大的競爭對手也複製了喜達屋的戰略,讓喜達屋現在步履維艱。此外,Airbnb之類的新型住宿平台經營模式,也在蠶食喜達屋的客戶群。因此,對於喜達屋集團而言,出售可能是最好的戰略選擇。至於安邦集團究竟是不是最佳買主,目前還不明朗。"

Griechenland Piräus Hafen
希臘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的多條岸線已經被中遠集團收購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M. Bicanski

德國《時代周報》退休主編Theo Sommer則在該報網站上撰寫專欄評論。文章以"大採購之旅"為題,指出中國資本正在全球大肆收購。作者問道,如果這一收購潮不受阻礙地繼續下去,會發生什麼?

文章首先回顧了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歷史,注意到當年主要是吸納西方資金的中國,如今在政府"走出去"戰略的指引下,國企、私企紛紛前往海外投資。作者盤點了中國企業在境外的收購目標,指出中資正在收購德國以及歐洲的企業、投資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還在全球範圍內收購土地。隨後,作者寫道:

"歐洲太過專注於自我,而沒有去思考中國的商業擴張戰略。中國經濟降溫可能會降低中國的收購欲。大多數的收購都是由國家補貼的。要知道,中國政府的負債率為GDP的250%,高於希臘。現在,北京的外匯儲備已經從4.5兆美元下滑到了3.5兆,這有可能降低中國的撒錢慾望。"

"但是,如果中國的大舉收購依然這般繼續下去呢?我們就會看到,中國的投資又會成為一個問題。中國投資不太容易受到歡迎,有著多種原因:中國沒有給外國以完全對等的中國市場準入权;而併購後技術流入中國、削弱(西方的)長期競爭力,這一危險也沒能排除;經濟合作可能會為商業間諜提供便利。況且,中國的經濟擴張戰略可以是中國全球戰略的一部分,它首先追求的是帝國主義式的擴張,絕非只是無害的商業目的。"

作者最後寫道:"中國的領導人一次次地強調,中國將和平崛起。但是,中國的全球野心卻讓人不禁對這種說辭產生懷疑。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一帶一路'規劃、大舉提升軍力、在南海上蠻橫的島礁擴建行為。中國的新絲綢之路將會非常坎坷。而中國在我們這裡的投資行為是否能夠被接納,也將會受到上述中國戰略行為的影響。"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中國國企豪購德國垃圾處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