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美較量擴展至傳媒領域

達揚(摘編)
2020年2月21日

中國吊銷了《華爾街日報》3名駐北京記者的記者證,這是「六四」之後,中國首次同時驅逐一家國際新聞機構的多名記者。北京此舉也引起了德媒的關注。

https://p.dw.com/p/3Y985
Fahnen von USA und China auf gebrochenem Glas, Handelskrieg
本周三,《華爾街日報》3名駐京記者被勒令5天內離開中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 Ohde

(德國之聲中文網)2月20日,中國宣佈吊銷3名《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採訪許可,並要求他們在5天內離境。《法蘭克福匯報》就此寫道:"上一次吊銷多名外國記者的採訪許可已經是30多年前的事情,當時驅逐大批外國記者,是因為他們報導了天安門運動遭血腥鎮壓的事件。而這一次驅逐記者的起因,至少按照官方的說辭,是因為一篇評論的標題《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華爾街日報2月3日發表了這篇由學者和專欄作者米德( Walter Russell Mead)撰寫的評論,主要內容涉及中國就新冠病毒疫情採取的應對措施。中國外交部稱這一標題充滿'種族主義' 和'歧視色彩',文章內容則是對中國防疫努力的'詆毀'。

然而,三名遭驅逐的《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同這篇評論的標題和內容均毫無關係。他們分別是該報北京分社的副社長李肇華(Josh Chin)和記者鄧超以及澳洲籍记者溫友正(Philip Wen)。駐華外國記者俱樂部稱,中國'顯然是試圖通過懲罰駐華記者,以達到恐嚇外國新聞機構的目的。'"

延展閱讀:中國驅逐《華爾街日報》記者 美批做法「不成熟」

文章寫道:"事實上,這篇據稱傷害了'中國人民感情'的文章,只有很少中國人能夠閱讀,因為《華爾街日報》的網站在中國長期以來一直遭到屏蔽。因為很多中國網民發帖稱,'是否可以讓我們讀一下這篇文章?否則不好評判是否應該驅逐記者?'"

文章接著寫道:"去年,《華爾街日報》就曾得罪過北京。該報報導澳洲当局調查一個洗錢團伙時,提及習近平的一個親戚也同此案有關。參與這篇報導寫作的共有兩名記者,一人的駐華簽證未能延期,而另一名記者就是現在被驅逐的溫友正。

"或許中方的懲罰措施並非只是針對《華爾街日報》,而且也是為了警告華盛頓當局。因為中方下逐客令前幾個小時,美方剛剛宣佈將加強對中國5家駐美官媒的監控。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表示,上述媒體今後必須向外國駐美使團一樣向國務院登記註册,購置房產前必須申報。涉及到的中國官方媒體分別是:新華社,中央電視台海外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以及負責《人民日報》美國營銷的一家公司。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方之所以做出上述決定,是因為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利用上述媒體,正在發起強大的宣傳攻勢。事實上,習近平對此也毫不諱言。2016年,他曾公開表示,'黨和政府經營的媒體是黨的宣傳工具,媒體必須姓黨,聽黨的話跟黨走。'"

新冠疫情尚未得到控制,但中國政府要求企業盡快復工,以確保經濟發展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柏林鏡報》發表文章指出,恢復生產仍面臨諸多困難:"對於企業來說,重新恢復生產並不容易。即便工人已經返回工廠,但企業卻往往無法向他們提供足夠的口罩。有些地方政府要求,企業必須每天為每一名工人提供兩個口罩。有些地方甚至要求口罩必須每隔4小時更換一次,上下班途中時間也計算在內。企業還須向政府部門證明,他們的口罩儲備足夠所有員工使用兩個星期。然而,問題在於,目前口罩已經成為緊俏商品,很難買到。因此一些企業不得不開始轉產口罩。美國通用汽車在中國的一家合資企業就開設了專門的口罩生產線,計劃日產口罩170萬只。"

延展閱讀:新冠病毒下復工:遠方在哪兒?只見苟且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