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國的債務新政牽動全球經濟
2021年10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前不久宣佈,中國需要"真正的經濟增長",而不會繼續容忍"通過舉債打造的虛假繁榮"。《商報》發表長篇分析文章稱,習近平向巨額債務宣戰,實在是迫不得已。這篇題為《中國調整債務政策及其影響》的文章寫道:
"中國公共領域、企業以及個人家庭債務的總和,相當於該國國民生產總值的287%。這一負債率大抵相當於美國和歐元區的負債水準,然而中國的經濟水準卻並不能同歐美相提並論。中國的人均收入大約為一萬美元,僅相當於歐元區的三分之一以及美國的六分之一。
過去幾年來,中國經濟一直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但該國的債務問題顯然已經達到了極限。北京現在要致力於解決債台高築的問題,而這一努力無疑會產生全球性的影響。受能源短缺、疫情以及對高科技行業的整治措施,中國的經濟發展本來就已面臨沉重的壓力。
…
事實上,中國領導層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關注債務問題。金融危機導致擴張性經濟政策之後,北京從2016年開始調整債務政策,比如允許企業以股權抵償債務。2017年,習近平成立了一個高級別委員會,協助企業減少債務負擔。此後,中國企業的負債率增幅明顯變小。然而好景不長,新冠疫情的爆發,迫使中國也不得不實施基於舉債的市場提振計劃。"
種種跡象顯示,現在中國政府已經痛下決心,要解決債務問題。為此目的,即使經濟增長放緩,也在所不惜。《商報》文章寫道:
"北京要求企業強化舉債原則,提高生產效率,例如禁止國有企業繼續以舉新債還舊債的方式維持生存。企業及其負責人必須為超額債務的問題承擔後果。有鑑於此,儘管恆大危機有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但北京仍認為這是一個殺雞儆猴的重要像征。
房產危機也使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浮出水面。很多地方政府借助金融手段為當地的基建項目籌措額外資金,而這些款項往往並不會體現在官方的債務報表中。
根據高盛的估算,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高達53兆元,相當於中國一年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
北京也計劃減少地方性債務,然而,如果截斷了地方政府的這一融資手段,相應企業的信貸評級也會急劇下滑,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將是,地方政府用什麼來償還到期的債務呢?"
過去幾天來,中國派遣大量軍機侵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台灣方面則再度強調捍衛領土的決心。《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
"現在已經無法排除中國方面以武力'統一台灣'的可能性。中國方面無視後果的做法,令人擔憂。
將香港民主制度已經扼殺殆盡的北京,現在又開始不斷對台灣這一運作良好、發展迅猛的民主政體進行挑釁。這種耀武揚威的挑釁行為可能會引發反擊行動,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美國已多次重申其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並提升了雙邊的政治關係。除此之外,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也不容忽視。台灣問題有可能會引發中美之間的軍事衝突,而這無疑會是一場災難。值得慶幸的是,雙邊的'競爭'迄今為止尚沒有演變成公開的熱戰。"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