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 現有全球化養肥了中國
2022年7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奧格斯堡匯報》以"歐洲必須更快地擺脫對華依賴"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從中長期來看,西方面臨的最大挑戰並非俄羅斯,而是中國;但在另一方面,西方的經濟依然離不開中國。
"當能源成為武器時,經濟依賴性會釀成怎樣的後果?俄烏戰爭讓人們能夠很直觀地研究這個問題。從中吸取的教訓,也應該盡快牢記於心。這裡就必須談及中國:面對這個不斷增長、越來越具備統治力的大國,德國的經濟依賴性至少和對俄能源依賴性一樣嚴重。"
"首當其沖的就是汽車產業。德國汽車業在巨大的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而且並沒有就此收手的意願。德國國內也有大量的工作崗位取決於汽車業的中國生意。但是,在其他領域,同樣也存在著對華依賴:稀土材料、半導體元件、醫藥產品等。上海就很能體現這種依賴性:不久前,中國當局對上海進行了防疫封控,大量貨櫃货輪在港口積壓,全球產業鏈都瀕臨斷裂。這一不良後果至今未能排除,眾多企業依然在受到影響。"
文章隨後指出,歐洲和德國都必須盡快擺脫對華依賴,但是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即便經濟界就此形成了一致的意願----鑑於巨大的中國市場,這點仍然存疑----擺脫對華依賴依然會是一個持續數十年的大工程。半導體工廠不可能一下子建成,製藥工廠也同樣如此。現在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盡快進行,因為在現有全球權力格局下,俄烏戰爭的真正贏家會是中國。"
蘇黎世出版的《金融經濟報》以"理解新民族主義"為題,刊發了由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Daron Acemoglu撰寫的客席評論。作者注意到,冷戰後自由主義暢行全球的局面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新型民族主義。這一變化,既有歷史因素,也歸咎於全球化加劇了不平等,此外,習近平等專制者也越來越擅長巧妙地運用民族主義來鞏固權力。
"當今的民族主義也是冷戰後全球化進程所引發的一項越來越強烈的反應。2000年,正在角逐美國總統寶座的小布希將自由貿易稱作'自由的重要盟友',他呼籲'和中國進行自由貿易,時代站在我們這一邊'。當時西方希望,全球貿易、全球溝通能夠讓各國在文化、體制上逐步趨同,貿易增長能夠促成西方外交影響力增長,因為發展中國家會忌憚失去西方國家的市場和資金。"
"但是結果卻不是這樣。全球化最初的設計是:發展中國家致力於發展出口工業,同時也維持低薪水水準(這也是中國崛起的秘密),擁有豐富油氣資源的國家也能獲得巨額收入。然而,這一進程也強化了富有魅力的民族主義領袖之形象。佔據了有利地位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積累了大量資源,因此更有能力來開展宣傳、打造聯盟。更重要的變化則是在意識形態領域:西方外交手段越來越被視為干涉內政(這一認知也不無道理),因此,捍衛人權、捍衛新聞自由、捍衛民主的呼聲,在很多國家不起作用,甚至起了反作用。"
文章接著指出,西方必須從民族主義回潮中吸取教訓,對全球化進程進行相應調整。"毫無疑問,開放貿易給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工業國都帶來了好處。但是,西方消費者在享受低廉物價的同時,自由貿易也急劇加劇了不平等,養肥了俄羅斯的寡頭、中共的高官。全球化最大的得利者不是勞動者,而是資本家。"
"所以,我們必須考慮替代方案。關鍵在於,貿易協定不能再聽命於跨國大企業,後者正在利用人為壓低的薪水、新興國家惡劣的勞工標準獲利。我們也不能通過廉價的、收受大量補貼的化石能源來獲取成本優勢、構建貿易關係。"
"此外,西方也許必須接受一個事實:西方無法可靠地影響其貿易夥伴的政治發展。西方必須採取一些安全防範措施,來確保腐敗專制政權不會反過來影響西方自身的政治。最重要的是,西方領導人應該意識到:西方如果能夠承認在殖民時期、冷戰時期自己犯過的錯誤,就能在國際舞台上具備更大的公信力。"
"但是,承認自身政治影響力有限,並不意味著需要容忍別國的侵犯人權行為,而是意味著西方國家應該選擇新的方法,比如減少官方的行動,轉而更多地依靠'國際透明組織'這樣的國際組織。面對民族主義威權,並沒有什麼包治百病的藥方,但是卻有一些能夠更好地予以抗衡之手段。"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