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 沒有比同習近平交談更好的選擇

2022年11月1日

德國總理肖爾茨訪華前夕,德意志電台訪問了工商總會主席。在世界氣候大會即將召開的背景下,《日報》關注了氣候保護在中國扮演的角色。

https://p.dw.com/p/4IvZv
漢堡港內中國的貨櫃船
漢堡港內中國的貨櫃船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Reinhardt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工商總會(DIHK)主席萬斯勒本(Martin Wansleben)在接受德意志電台接受採訪時,談到"中國議題在經濟界眼中至少牽涉5個方面"。

"首先是經濟地位問題;供應鏈多樣化問題,也是就單個公司以及德國依賴中國的形式;接下來是安全政策問題,其實經濟界在這裡無權插話,它是政治問題;還有在當地的人權問題,它很重要,也是政治話題;最後是,我們為什麼需要中國?解決哪些全球性挑戰?

氣候議題,或者世界人口增長、食品安全,這些問題沒有中國參與無法得到真正解決。

這意味著,我們無法脫鉤,我們需要同中國打交道。因此,德國經濟界高興地看到總理能夠承受壓力、做出不是人人都歡迎的決定。我們認為,漢堡經濟界努力爭取中遠集團以現在的形式參股是正確的。我同時明確表示,我們不僅在德國、同時也以歐洲身份認真地展開這項討論,同樣也是正確的。"

談到肖爾茨即將訪華,萬斯勒本說:

"我從1978年開始建立同中國的交往,經歷過盛世,也遇到低谷。我的確認為出現了許多負面的變化。許多企業也是這種觀點,並在行動上已做出調整。肖爾茨擔任總理的時間還不長,這將是一次對一個重要國家的就職訪問,因此,應把它同目前的各類話題分別看待。對總理而言,除了同習近平親自交談外,沒有比它更好的選擇。"

中國綠色未來之路 仍有許多艱難險阻

中國政府將堅持氣候目標

《日報》發表"習近平的氣候努力"一文認為,有理由相信中國政府將繼續堅持氣候保護目標,新的中共中央以及人事安排,讓該文作者看到一些對未來的希望。

"可以肯定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以首位環保領袖的身份載入史冊。的確,時不我待,中國巨大的環保問題已威脅到社會穩定:之前快速的經濟增長給城市帶來毀滅性的微塵污染,無數河流遭到污染,數千年的農耕生產被破壞。

"毫無疑問,習近平認識到局勢的嚴重性。2020年,習近平首次宣佈中國制定了長遠氣候目標,本世紀二十年代碳排量達到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地降低有害氣體排放。據世界銀行的計算,僅在發電和交通兩項中心環節,中國將為碳中和投資14兆美元。"

就再生能源現有的投資規模,《日報》寫道:

"全球安裝的風輪中,中國佔三分之一,安裝的光伏板中,中國佔四分之一。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超過歐盟和美國的總和。

去年,中國政府宣佈停止在國外修建火力發電廠,正在設計中的100多座火力發電廠,有四分之一被取消。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指出,僅這一項每年將少排放8500萬噸二氧化碳"。

文章最後寫道,"10月底,原北京市長陳吉寧升任政治局委員,他曾在著名的清華大學主攻環保技術,在巨大壓力下,為把首都北京建成綠色、持續性發展的大都市做出很大貢獻。像陳吉寧這樣的幹部執掌高層機構的越多,氣候政策在中國便會有更加牢固的根基"。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