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 利益外交可恥?道德外交過時?
2021年3月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慕尼黑《南德意志報》以"德國的義務"為題,刊發由駐華記者撰寫的評論指出,德國政府在面對中國侵犯人權現象時,卻因忌憚經濟利益而不敢大聲抗議。作者認為,德國政府的這種姿態非常可恥。
文章注意到,加拿大、荷蘭的國會都已經通過議案,將中國新疆的侵犯人權、強制同化現象稱作種族滅絕。"德國也必須做出反應。雖然出於歷史原因,德國不能輕易地使用'種族滅絕'這個概念。但是也同樣出於歷史原因,德國也承擔有特別的職責,尤其是其他國家都視而不見的時候。而德國聯邦政府卻出於政治考量、出於擔心遭到中國報復,在這個議題上猶豫不決。這種做法不可取。"
"中國基本上不會改變其現行的少數民族政策。自從蘇聯解體以來,中國中央政府強硬對待一切被猜測可能具有分離主義傾向的群體。在內蒙古、西藏等其他邊疆省份同樣如此。在剛剛開幕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當局還有可能修訂香港的選舉制度,其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對香港的控制。但是,若想緩和中共與少數民族、或者中共與香港之間的關係,北京必須要賦予更多自治權。在習近平治下,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北京若想開啟和解進程,也必須為其行為承擔起責任。這也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過,德國以及國際社會也並非完全無力去改變。自從美國出台製裁政策以來,跨國企業開始更為仔細地審視其供應鏈。歐盟也可以出台針對罪行關鍵人物的制裁措施,經濟制裁也應該拿到檯面上來討論。"
"目前,中國根本就不怎麼害怕柏林。恰恰相反,德國主導的歐盟方面還在12月底給予北京以《歐中投資協定》之獎勵。德國政府給出的辯解理由是:這份協議為德國企業爭得了經濟利益。這真可恥。"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則在柏林《每日鏡報》撰寫了題為"以道德為導向的對華政策注定失敗"的客席評論,認為歐洲的對華政策依然應該堅持以利益為導向的"貿易促轉變"戰略。
"在對華政策上,我們當然不能抱有幻想。在香港,中國打垮了民主運動。全國範圍內的宗教與少數民族群體都在受到打壓。中國在南海上的擴張、吞併行徑也無可辯駁。北京還在堅定地擴充軍備,其核武庫也在擴充中。"
"中國之所以能實行這種'可控的進攻態勢',是因為北京運用了雙軌並進策略。在全球範圍内,中國都是受歡迎的貿易夥伴、投資者、援助者。現在,北京還提出'經濟雙循環',試圖減少對外國科技的依賴性。鑑於中國在5G、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北京的這一戰略有可能在今後10年到20年內取得成功。"
施羅德指出,目前德國企業越來越依靠中國市場,新冠疫情更是強化了這一趨勢。"儘管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夥伴,但是我們歐洲仍然不應該被捲入美國開啟的對華'貿易冷戰'。拜登政府提出,美中之間的衝突是'民主與專制之間的根本性矛盾'。這一方針其實指向了一個錯誤的方向。"
"這種將價值觀單方面地置於現實利益之上的'道德外交',具有其侷限性。在面臨諸多全球性挑戰的當今世界,道德外交顯得非常過時。氣候變化、瘟疫、難民潮並不會止於國界線。國際社會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應對這些挑戰。比如,在氣候保護議題上,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佔到全球的三成,現在,習近平宣佈中國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個目標雄心勃勃,如果有歐洲企業的協助,這一目標甚至還能更早實現。所以,要是抵制中國,究竟有什麼意義?"
施羅德認為,面對握有安理會否決權的核大國,制裁是沒有用的,正確的做法依然是將中國納入到國際規則中來。而現在飽受抨擊的"貿易促轉變"戰略,則有望取得成功。此外,歐洲也應當更加團結,從而在面對中美爭霸時,有能力當好獨立自主的第三方大國。
"在面臨重大變革的當下,我們更應該注重穩定的國際關係、捍衛我們自身利益。價值觀固然重要,但是價值觀不能成為指導外交與經濟政策的唯一標準。我們應當開展對話、加強多邊機制,這有助於我們和棘手的夥伴也展開合作。"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