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22年,團結協議受質疑
2012年10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兩德統一22年之後,東西部之間的差距又再次拉大。新聯邦州的國內生產總值下跌了2%,現在僅僅相當於西部水準的71%,而且未來的前景也不容樂觀。年輕人選擇離開另尋發展機會,東部企業缺乏後備人才。東部的薪水水準也比西部要低大約四分之一。然而即使是在德國西部,也有不少地區正在受到經濟結構調整的困擾,比如原本以採礦業為中心的魯爾區。所以人們一直都在說,必須對資助基金進行重組。在統一的狂喜和熱情散去之後,呈現在面前的是冷冰冰的現實。
載入史冊的統一
將一個分裂了將近41年的國家重新統一起來,並建立新的秩序,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功績。這其中當然也難免錯誤。但最重要的是,東德人民自己選擇了推翻國家壓迫,走上自由和統一。1990年10月3日,是這場激動人心的變革達到高潮的一天。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德意志民族終於重新統一成為一個國家。
團結協議:東部重建的手段
儘管就如同聯邦德國前總理威利‧布蘭特所說的,原本就屬於一個整體的國家,應該在政治、地理和社會各個層面融合在一起。但是從經濟角度來看,在統一初期的融合是非常困難的。東部工業在國際市場上根本不具備競爭實力。人員冗雜、生產效率低、產品品質也遠不如西部。在幾年之內,託管企業就轉手賣出去大約14000家國有企業,這簡直就是民主德國遺留產物的清倉甩賣。通過一部幫助東部重建的團結協議,從1990年到2010年之間,一共有大約1.4兆欧元流向德國東部地區。根據這部協議,到2019年這一援助項目就宣告結束,在那之前,支付給東部地區的資助款項會逐年削減,直到取消。
團結不應該只是西援東
從德國東部地區的角度來看,能夠通過老聯邦州的經濟援助來對自己原本僵化落後的社會主義經濟進行整改,的確是一件幸事。然而,在西德人的眼裡,包括引入所謂"團結稅"在內的整個團結協議規定,在經歷了21年之後,開始逐漸接近容忍的底線。
尤其備受爭議的是一味的從西向東的資金流向。其實,在西部的許多地區,也早已出現了與新聯邦州類似的痼疾:工業逐漸萎縮、失業率激增、勞動力外流以及地方財政入不敷出等問題。尤其在魯爾區,有越來越多的呼聲要求按照需求來分配這筆團結援助款,而不是把所有的錢都投給東部。
西部地區也有"困難戶"
只要一經比較就能發現:像奧伯豪森(Oberhausen)、蓋爾森基辛(Gelsenkirchen)或者萬納艾克爾(Wanne-Eickel)這樣的小城財政狀況,跟東部的一些地方比,也強不到哪裡去,甚至還更差。所以,現在不少西部城市的市長都不希望還要再去貸款資助東部重建。生活在德國西部結構轉型地區的市民也對此深有體會,他們這些年來就是眼睜睜看著自己居住社區的圖書館、游泳館或者咨詢服務站這樣的公共設施由於資金不足而一個接一個地關閉。
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西部的援助熱情已經隨著時間流逝而漸漸冷淡,而東部地區作為分裂的犧牲品角色也開始受到小心謹慎的質疑。因為在薩克森州和圖林根州的一些地區,根本已經不需要補貼了。而北德和魯爾區的一些地方,反而負債纍纍,更加需要資助。現在這部團結協議注定將成為2013年聯邦議會大選之後的重大議題,最終取而代之的,也許是一部適用於全德國的資助方案。
作者:Marcel Fürstenau/Volker Wagener 編譯:雨涵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