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無力回天 對華電動汽車關稅成定局

2024年10月5日

歐盟各成員國已經在10月4日上午的投票中支持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關稅,而德國則投了反對票。在隨後的聲明中,歐盟委員會以及中國商務部都表示,歐中雙方仍將繼續談判,尋找替代解決方案。

https://p.dw.com/p/4lQFu
停放在德國不來梅港的比亞迪電動汽車
停放在德國不來梅港的比亞迪電動汽車。在歐盟引入額外關稅後,中國電動汽車是否還能在歐洲市場具有競爭力?圖片來源: Lars Penning/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德新社從歐盟外交圈內人士處獲悉,只有德國、匈牙利等5個國家(共代表23%的歐盟人口)投票反對加徵中國產電動汽車關稅,投贊成票的成員國則包括法國、義大利等多達10個國家。另外西班牙等12個國家則投了棄權票。

歐盟委員會去年底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並且已在今年7月引入了臨時關稅。根據歐盟規則,除非有15個成員國反對關稅、且其代表的人口達到歐盟總人口的65%,否則這項臨時關稅就會在月底轉成為期五年的正式關稅。

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會不會適得其反?

正式投票之前,德國政府就屢次表示了對此項關稅的反對立場,並強調和中方進一步談判的必要性。大眾、賓士、寶馬等德國車企擁有大量在華業務,他們擔心會遭到北京的報復措施。而在投票結果揭曉後,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在其X(推特)帳號上表達了歐中貿易爭端升級的擔心,他警告說:「歐盟委員會不應觸發一場貿易戰,我們需要通過談判得到解決方案。」

寶馬、賓士、大眾、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德國商會等產業界代表同樣在投票後表示了失望,並希望歐中雙方繼續談判。不過,法國、義大利的汽車業界代表則對歐盟即將正式引入關稅表示歡迎。

關稅案正式通過,勢必進一步加劇歐中之間的貿易摩擦。中國商務部已經對此表示「堅決反對」,認為歐盟「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干擾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不僅阻礙中歐貿易投資合作,延緩歐盟自身綠色轉型進程,還將影響全球應對氣變的共同努力。」商務部同時「也注意到歐方表達要繼續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政治意願」,並透露「中歐技術團隊將在10月7日繼續進行談判。中方希望歐方清醒認識到,加徵關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動搖和阻滯中國企業對歐投資合作的信心和決心。」

2024年北京車展上的德國大眾展台
2024年北京車展上的德國大眾展台。歐特爾和馬特斯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都認為,北京針對德國車企出台反制措施的可能性不大。圖片來源: Pedro Pardo/AFP

中國電動汽車優勢全靠補貼?

駐歐盟中國商會則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指責「歐盟對華電動汽車發起的反補貼調查是政治驅動下的不公正的保護主義做法」,並強調「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所形成的競爭優勢絕非來自補貼,而是來源於激烈市場競爭下所發展的整體供應鏈優勢」。

根據多次修改後的方案,在華生產的廠商面臨7.8%到35.3%不等的額外關稅,並與原有的10%歐盟汽車進口正常關稅相疊加。布魯塞爾方面強調,中國產電動汽車憑借巨額政府補貼獲得了不正當競爭優勢,關稅旨在抵消這一優勢。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W Köln)的歐中經貿關係專家馬特斯(Jürgen Matthes)表示,中國產電動汽車的競爭優勢到底主要來自於補貼還是更高的生產效率,其實是一個很難判斷的問題。而歐盟引入的此項關稅,目標並不是將競爭對手排擠出市場,而只是為了抵消掉「政府補貼造成的不正當優勢」,「如果中國電動汽車確實還具備了生產效率之優勢,那麼即便在歐盟引入關稅、或者人民幣升值後,依然能對歐洲廠商構成嚴峻挑戰。」

馬特斯也注意到,投票結果揭曉後,不論是歐盟方面,還是北京方面都表達了願意繼續談判的意願。他認為,除了此前已經在探討的「中國廠商自己限定最低限價以及最高進口量」之方案外,北京方面還有可能以主動升值人民幣作為讓步,換取歐盟在關稅上做出妥協,「因為歐洲在疫情、俄烏戰爭之後的製造業成本顯著上漲,假如人民幣是自由兌換貨幣的話,歐元兌人民幣早就貶值了;但現實卻是匯率被人為地保持穩定,從而不利於歐洲廠商。」馬特斯估計,電動汽車等中國工業品的競爭優勢大約有1/4來自人為低估的人民幣匯率。

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在德國圖林根州的工廠
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在德國圖林根州的工廠。中企在歐洲的工廠,是否會賦予北京新的政治施壓空間?圖片來源: Martin Schutt/dpa/picture alliance

借關稅吸引中企歐洲建廠?專家警告政治風險

歐盟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中國問題專家歐特爾(Janka Oertel)則指出,針對中國產電動汽車的關稅極有可能只是歐盟出手抵禦中國過剩產能輸出的第一步。她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研究歐中關係的學者都認為,在今後幾個月內,歐盟委員會還將出台一系列措施來保護歐洲產業競爭力,且不會侷限在綠色能源產品領域。」

而且,歐特爾還對部分歐盟國家想借關稅之機吸引中國電動汽車廠商來歐洲建廠生產的構想表示了疑慮。此前,路透社報導稱,鑑於已經有一些中國廠商醞釀在歐洲投資設廠生產,歐中雙方也正在談判另一個方案:由中國廠商許諾在歐盟境內投資設廠,並在過渡期內設定進口配額,從而換取歐盟在關稅方面做出些許讓步。歐特爾就此警告說:「這會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問題在於:要是歐洲境內的汽車生產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中資企業進行的,這是不是意味著歐盟在長期層面上又陷入了另外一種對華依賴、從而讓中國又有了政治施壓的潛力?」

比亞迪的歐洲攻勢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