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有了無排放電廠-新技術是怎麼回事

Volker Mrasek2006年9月30日

不久前,德國「歐洲大瀑布能源公司」為德國第一座無二氧化碳排放的燃煤電廠站奠下基石。聯邦總理梅克爾也參加了德東施瓦策蓬珀新電廠建地的奠基儀式。與此同時,德國其它電力公司也大張旗鼓的宣稱,將興建這種面向未來的無二氧化碳排放電廠。德國之聲記者就這種新技術採訪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9Bo6
建設乾淨的電網圖片來源: AP

新技術的主導思想是,將燃煤電廠在燃燒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導入剩餘油、汽儲藏處、多孔性深成岩,或倒入深海之中。不過,人們對這種新技術存在不無道理的疑慮:批評者警告說,廢油、汽儲藏處並不安全,因為不知它的密封性是否足以保證二氧化碳不像礦場剩餘沼氣那樣,外洩到大氣層中。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科學家提出了一項引人矚目的新穎建議:就是不將二氧化碳倒入大海,而是注入深海底層的沉積物中,也就是將二氧化碳永遠埋葬於深海底層。即使深海沉積物也存在可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孔隙。這一方案是科學家施拉格的研究成果。這位地質學家及地球化學家是美國哈佛大學「環境中心」主任。他說:「我們的重點是將二氧化碳注入海底。它應該是一個可提供未來數百萬年,絕對安全、可靠的儲藏處。」

科學家的想法是,必須將二氧化碳埋葬處設於遠洋海底。參加這項研究工作的科學家-哈佛大學博士研究生豪斯說,二氧化碳海底埋葬場最理想的物理條件,至少應在水深3千米以下的地方。他說:「這一深海底層的水壓非常、非常之高,溫度僅攝氏2度左右。處於這種條件下的二氧化碳,因受到壓縮而液體化,不是氣化。液體狀態二氧化碳的密度高於水,因而不會有上升,自儲藏處逸出的傾向。」

如果要將這種「二氧化碳深海埋葬處」處理得更嚴實緊密,就必須將它埋入深海地底300米之下。該處正好應是海底底層產生汽水化合物的地方。豪斯說:「這種結晶體與冰有許多類似之處:水分子組成的圈狀中間是氣體分子。而假設這個氣體為二氧化碳,就形成了二氧化碳水的結晶。注入深海地底的二氧化碳與這個水化物生成區接觸後,就產生固體結晶。」

假如這個理論成立,那麼排除二氧化碳重新氣化的危險就獲得雙重保障。二氧化碳埋葬場不僅具有300米厚,比廢氣本身更重,充滿孔隙水岩石的保護,而且在埋葬場頂端覆蓋處還將產生有加密作用的如瓶塞一般的固體水化物。

雖然科學家的思考目前僅限於純理論階段,但施拉格保證說,落實研究方案絕對可能。他說:「技術方面肯定沒問題。今天一些設於深海處採油平台的鑽孔,甚至深入海底沉積層數千米以下。」

施拉格表示,他已與包括英國BP石油公司在內的一些石油康采恩取得聯繫。不久之後就要展開第一次的海底現場實驗,地點可能是墨西哥海灣。二氧化碳將在當地首次被注入海底沉積層。屆時地質學家將檢驗二氧化碳是否真如他們設想的那樣,安份地待在深海之中。施拉格希望他們所提二氧化碳「密封性海底埋藏場」的理論正確。他說:「海底埋藏二氧化碳的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但在未來數十年內,我們必須將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深埋海底。舊的油、汽儲存場地將完全不敷使用。」

科學家表示,與此相反,海底儲存地則是取之不盡。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可以毫無問題地將全國所有二氧化碳埋藏在200海裡寬的領海水域底層,那裡具備可將二氧化碳永久深埋海底的,足夠的深海沉積層。豪斯也就如何將二氧化碳導引至深海儲藏地的問題進行了思考。他說:「有兩種可能性,比如鋪設一條自海岸通向深海底層的導管,將二氧化碳從陸地抽吸至海底;或將廢氣裝入油輪,從船上將之注入深海沉積層。」

豪斯認為,油輪可以勝任這項任務:輪船駛出時一如既往,將石油自中東運往美國;而在回程中,未來就可將二氧化碳裝船運往深海儲藏地。

當然到目前為止,這個方案僅是個構想,還沒人作出具體而成功的試驗。等科學家在墨西哥灣的採油平台進行實驗後,就能獲得進一步的認知了。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