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化人士看上海
2002年7月24日當代德國著名作家約瑟夫-馮-威斯特法倫第一次到訪上海,便在上海歷史悠久的錦江飯店向德國之聲記者談起了他的中國緣。
現年57歲的馮-威斯特法倫堪稱當今德國文風最犀利、最風趣、且最具諷刺意味的作家之一。其1999年發表的作品「如何教育父母」在風行德國兩年後,也已被譯成中文,目前在中國發行。
用毛澤東思想反抗父母
作家說:「有趣的是我的一本實際上頗具毛澤東主義風范的著作被譯成了中文,書中號召孩子們反抗父母,我把當年對毛主義的理解用在教小孩如何抵制父母上來。當然,這本書在德國是被當成一本諷刺性作品來閱讀的。其中文譯名為「愚蠢的父母,聰明的孩子」。這是我撰寫的唯一一本革命性的書,承繼了68年代的反叛精神,但願中譯本的翻譯是正確的。
過去,我們這代人從毛澤東那裡學會了反叛,現在我的作品又把這種精神作為獻禮回送給中國讀者,也不知道這樣做的效果如何,不過在我們的訪問中,還沒有人問及反叛的事情。(笑)」
與馮-威斯特法倫共同踏上此番上海之旅的還有其他8位來自德國的作家、電影導演、藝術家以及記者等文化界人士。在今年德中兩國建交30周年的背景下,他們應上海市政府之邀訪問這一舉世矚目的東方大都會,並為當地一份雜誌「今日上海」撰寫文章,從德國文化人士的角度發表各自的觀感。
下一部小說的靈感
如果說馮-威斯特法倫是德國當代文壇一員老將,那麼,隨行的29歲的馬琳-施威特菲格則是一顆正在上升的新星。這名年輕女作家曾獲得過多項文學獎,而其2001年發表的「輕浮少女」和「薩拉托加咖啡館」兩部作品尤其使施威特菲格引起了德國當代文壇的矚目。在書中成功刻畫了歐洲當代少女心態的施威特菲格,在上海最為關心的當然是中國同齡人的內心與面貌。與獨立性相對較強的德國青少年相比,施威特菲格認為:
「這裡的情況恰恰相反。我今天同兩名中國少女一起逛街,並進行了交談。她們認為,中國孩子的獨立性不夠,對學校依賴很大,必須刻苦學習,很少有時間去培養獨立性。而我和許多德國現在的年輕人,正像馮-威斯特法倫先生作品中描寫的那樣,很早就學會了獨立處事。」
那麼,上海行是否能為施威特菲格的第三部小說帶來靈感呢?
施威特菲格說:「第三部還不會,不過有可能在第四部作品中。事實上,我這個人對地方非常情有獨鐘。但我在當地時,往往寫不出相關的東西來,遠離那裡之後,便能產生文字。我相信,中國,當然還有上海有朝一日會出現在我的作品中的。」
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除作家外,代表團中還有來自德國電影界的編導。電影導演兼製片人克里斯朵夫-徐普納爾對上海的第一印象用「眼花繚亂」一詞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短短幾年內,「萬丈高樓平地起」的浦東新區讓到訪的德國客人嘆為觀止。
徐普納爾對浦東新區的發展驚訝不已:「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剛剛三天我們就已經歷了很多,上海這麼大,發展速度這麼快,到處是嶄新的建築,這一切與我們過去對中國、對上海的想像是如此的不同。我的一個疑問是:這些建築究竟能聳立多久?象如此規模的工程,要是在德國至少得需要一、二十年的時間,而黃浦江對岸的新區卻只花費了5年時間,簡直令人無法想像。」
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種種印象,徐普納爾打算用蒙太奇的手法在其電影新作中展示他所領略的大上海。
團裡一行人中還有一名巴伐利亞電視台的記者,名叫溫弗裡德-帕金森,他正在籌劃一個有關旅德華人攝影家王小慧的專題片。而活躍在德中兩國文化領域的王小慧則是此番德國影人、作家訪滬代表團的發起人及領隊,這便為帕金森提供了一個追蹤、觀察、捕捉王小慧日常行蹤的絕佳機會。利用這次上海之行,帕金森也展開了一次「尋根之旅」。
其祖父曾是一名英國船長,1920年病逝於上海。在訪問上海期間,帕金森在當地有關機構的幫助下,尋訪了祖父當年留下足跡的地方。然而,對他來說,此番訪滬的另一層重要意義則在於:
」這對我來說也是對上海今昔進行一番比較的一個動機。上海市政府希望通過此番訪問,向我們展示一個現代化的上海,象浦東經濟新區,市政府所在地等。但我非常想以自己的方式瞭解上海,親身體驗一下20年代的一些遺風,雖然這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並不是很容易的。
東道主為我提供了許多幫助,但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想獲得對上海這樣一個龐大、複雜的城市的真實印象卻是很困難的。」
時髦的紅男綠女
與影視界人士徐普納爾和帕金森的有些「不知所措」相比,來自義大利、在德國讀過大學,目前生活在倫敦的作家兼時尚專家弗朗西斯科-費拉辛,在短短幾天內便發現了上海人獨具的魅力:
「我驚訝地發現這裡的男男女女都這麼漂亮、又優雅、自然,並不像義大利、德國或者在歐洲隨處可見的那種拘謹的優雅。尤其是上海的年輕人,非常時髦。」
為期數天的上海行已經為這樣一群來自德國的文化界代表人物,帶來了如此眾多的印象和觀感。或許年輕女作家施威特菲格說的有道理,身在其中,更不好表達,似乎有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味。那麼,不論作家,影人,還是記者,在他們返回德國後,會如何在各自的作品中再現此番上海行呢?我們將翹首以待。
張曉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