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大學生住宿面面觀

圓緣2007年2月12日

通常說來,拿到一張德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並不會自動得到一個宿舍床位。書要自己讀,房子也得自己找。科隆大學的學生曾經住過校長辦公室,圖賓根的一些學生至今還鐘情於旅行車。儘管這都是不甚典型的例子,但大學生在德國居住方式的多樣化還是不容置疑的。

https://p.dw.com/p/9q3e
圖片來源: imageshop

廣廈千萬間 學生盡歡顏

在德國讀書,不僅要做學問,還得學習如何生活。就拿住宿的問題來說,學校只提供協助,絕不承擔義務。至於最後是風餐露宿還是賓館包房,一切純屬個人自由選擇。於是,莘莘學子們各顯其能地尋求自己最理想的棲身之所。綜合其主要招數,大概分以下幾種:

繞膝父母 Hotel Mama

進了大學卻繼續吃住在家裡,享受最對口味的一日三餐和最全面的客房服務卻不必花一分錢 ——對於就近上學的德國大學生來說,住「媽媽旅館」是一種聽起來不錯的選擇。德國大學生後勤處組織的第17次大學生社會調查結果顯示,選擇了這種住宿方式的佔了大學生總數的22%。但是,天下畢竟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免費的住房,或多或少地參與家務總歸逃不掉,早起晚歸的時間也免不了受到監督。即便是住「媽媽旅館」也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 同一調查顯示,真正心甘情願住在家裡的不過7%而已。

獨當一面 Klein aber mein

走出去,開創自己的生活!和住「媽媽旅館」相比,在外面租一套單人的小公寓要顯得成熟有個性得多了。這種公寓一般包括一到兩個房間、一個帶淋浴或浴缸的廁所、一個獨立的廚房或是安置在房間一角的一套廚具櫥櫃。總之是躲進小樓成一統,吃喝洗涮均可獨立完成,不受任何人的制約。學校提供的學生宿舍裡有一些類似的公寓,地點優越,物美價廉,可惜大多數量有限。如果精心挑選,在私人出租房裡也時常能獲得一些驚喜的發現。

三人為伍 WG

介於「媽媽旅館」和「單打獨斗」之間的,是一種幾個人合夥租房的居住方式。這樣一來,既可以擺脫媽媽的嘮叨,又避免了孤家寡人的清苦,難怪成了大學生最常採用的一種住法。年齡相仿、氣味相投的三五個人組成一個臨時家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睡房,又和其他人共用客廳、洗手間和廚房。大家通常會設立一個公共小金庫,用於購買衞生紙、洗潔精等公共物品的開銷;還會安排一個值日表,規定各住戶整理打掃公共區域的順序。至於一些雞毛蒜皮無微不至的住戶須知,例如音響的音量大小、寵物的品種數量、聚會的頻率規模等等,也多數會在極其民主的氣氛下協商制定。嚴重違規且屢教不改的大多會被勸退或是自動搬出,轉學、畢業、結婚、生子的通常也要提前說再見。屆時,留守的老住戶們便在食堂和階梯教室的佈告板上大貼招租廣告,繼而一起對應征者一一進行面試。在運用各自的專業知識和生活經驗對應征者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較之後,WG的新成員誕生了,老WG又完整了。

老少搭檔 Oma inklusive

從某種意義上講,老少搭檔可以算作搭伙過日子的WG的一種特例。這種WG特就特在(一)通常兩人(二)一老一少(三)老者鰥寡孤獨,出房子(四)少者不繳房租,出力氣……

這種人稱「老少WG」的居住形式最早大約出現在2004年,是一些大學城在學生租房形勢日趨緊張,而年長者的住房空閒面積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倡導發起的。很多老年人在失去了伴侶而子女又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之後獨守空房,花園沒力氣打掃、不敢登高換燈泡,再加上難以排解的孤獨與寂寞,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收入,而是陪伴與照料。對於大學生來說,他們每個月只需按照每平米一小時的比例付出家務勞動,在與人為善的同時節省了高額的房租開銷。這種從情理上講實屬雙贏的做法儘管在具體落實方面還有難度,但在慕尼黑、弗萊堡、科隆、法蘭克福這些大學生雲集的城市裡,老少搭檔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了。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